三种“高智商税”的白酒,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可能一直在喝
经常有人形容喝茅台、五粮液这类奢侈白酒的人是交了“智商税”的,其实在理解和认知上太过于片面了。
能成为名酒,首先酒质一定是过硬的,其次名酒更多的是满足社交需求,而不是单纯的饮用功能,好喝、有面子,贵就对了。
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买来自己喝的酒,往往才是“高智商税”的重灾区,比如下面这几种酒。
第一种:“纯粮酒”
这个纯粮酒是带引号的,指的是以纯粮酿造作为宣传卖点的白酒,何时听说过剑南春、五粮液说过自己是纯粮酿造?
纯粮酿造,只是白酒的最低标准,离好酒的标准还有十个西天取经的距离,酿造工艺不过关,甲醇、杂醇超标的纯粮酒,甚至不如单纯的食用酒精兑水。
第二种:百草入曲
茅台、五粮液、国窖,都是单纯的小麦制曲,白酒行业高、精、尖人才基本都被这三大酒企垄断了,以三家酒厂的实力,还研究不出个百草酒曲?
因此百草入曲,就是个“伪命题”,对白酒品质的影响微乎其微,尤其是“养生”的歪理邪说,蒸馏酒98%的成分都是乙醇和水,得喝多少才能养生,我看还没养生先投生了。
尤其是民间小作坊,没有故事讲了,才会编造一些“奇技淫巧”作为卖点。
有读者会说:董酒不就是百草入曲么,连江小白都干不过,提他有何意义呢?
第三种:只认大厂酒
先回忆一下,是不是越大的酒厂,品牌系列、产品等级越多?
白酒本身是分等级的,比如:五粮液酒厂年产能20万吨,其中只有20%的优质酒用于五粮液的灌装。其余80%又分为优级酒和一级酒,优级酒用于系列酒的灌装,一级酒用于尖庄和生态酒的灌装。
一级酒算是浓香酒中等级最低的,小厂的一级酒最多卖得到二三十块钱,而大厂的一级酒随便能卖个两三百。
所以为了面子喝五粮液谈不上智商税,但是等级又低、又没面子、价格又不低的系列酒真就是智商税了。
如果换做是小厂,或者三四线品牌,两三百元能买到什么等级的酒呢?下边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让酒友们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特曲,在浓香酒当中是规格最高的,可以了解一下特曲、头曲、二曲的概念,文章中就不详细介绍了。
叙府是宜宾第二大酒厂,窖池是计划经济时期,由五粮液酒厂派技术人员指导修建的,在那个年代技术也是毫无保留传授的,冠军只能有一个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因此在性价比方面,叙府特曲不亚于很多一线品牌的系列酒。
酒厂建造于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镇第一批酒厂,全国酱香酒技术皆来自于茅台酒厂,这是不争的事实,遵仁酒厂也不例外。
在年以前,遵仁台一直作为一家基酒酿造企业,为各大知名酒企输送原酒,近几年才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原来供给大厂的酒,摇身一变就能卖到五六百,甚至上千元,自己创立品牌后就只能以品质、价格赢得市场和回头客,性价比之高,如同耐克运动鞋换个国产商标,面子不见得有,穿着舒服,只有脚才知道。
话题回到开篇,请客、送礼、打排面,名酒再贵也不交智商税,因为办事儿能锦上添花。
而平时喝的酒,哪怕是没有品牌的散酒,喝着舒服、顺口才是好酒,多花一分钱都是智商税,更何况为一些莫须有的华丽包装和故事埋单,才是最大的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