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2度五粮液8001元成交,法院拍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抗复发 http://nb.ifeng.com/a/20190506/7340094_0.shtml
        

11月11日-12日,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法院通过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了一批酒品,起拍价均为1元,其中包括“五粮液”“茅台”“轩尼诗”“马爹利”等。其中,一瓶生产日期为年的52度“五粮液”经过62轮出价,最终以元成交,是这批酒品中成交价最贵的一瓶。

博望区法院发布的标的物介绍显示,这批酒品系被该院查封、扣押,“标的物未进行鉴定和估价,请竞拍人在拍卖前必须仔细审查拍卖标的物,调查是否存在瑕疵,认真研究查看所竞买标的物的实际情况,实地看样,竞拍人一旦做出竞买决定,即表明已完全了解,并接受标的物的现状和一切已知与未知的瑕疵,本院对标的物质量及真假不做保证。”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法院拍卖查扣酒品不保真的情况并非个案。年,黄山市纪委也曾因拍卖不保真的酒品引发质疑,最终终止拍卖。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法院拍卖的酒品属于罚没财物,因为酒品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如果酒品是是假冒伪劣的,是禁止流入市场的,否则将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更何况,根据财政部制定的《罚没财物管理办法》规定,罚没物品属于国家有强制安全标准或者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应当委托符合有关规定资格条件的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不符合安全、卫生、质量或者动植物检疫标准的,不得进行公开拍卖。而且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应当由执法机关予以销毁。因此,法院拍卖不经检测、不保真的酒品违反了《罚没财物管理办法》的规定,这一做法不可取。

博望区法院此次拍卖的部分酒品。

拍卖酒品但不保真

11月11日至12日,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法院在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了一批酒品,大小共28瓶,分为18个标的物。其中包括“五粮液”“茅台”“轩尼诗”“马爹利”等等,起拍价均为1元。

经过一天的竞价,这批标的物全部成交。成交价最低的为两瓶“国井”酒,两瓶成交价共元;而一瓶生产日期为年的52度“五粮液”经过62轮出价,最终以元成交,是这批酒品中成交价最贵的一瓶。

上述标的物均为涉刑财产,由博望区法院查封、扣押。该院发布的竞买公告显示,标的物以实物交付为准,所有文字图片信息和评估报告及清单仅供参考,不作为拍品交付的依据,以现场实物移交为准,标的物未经评估鉴定,法院不承担本标的真伪及瑕疵保证。竞买人决定参与竞买的,视为对拍卖财产完全了解,并接受拍卖财产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瑕疵。

法院称对标的物质量及真假不做保证。

澎湃新闻在司法拍卖平台上检索发现,法院拍卖酒品不保真并非个案。

如今年6月,九江市柴桑区法院处置涉刑财产时拍卖了一批“安徽缘酒”,标的物调查情况表显示,标的物无法提供发票及相应证书,并特别提醒,标的物以实物现状为准,法院不承担标的物的瑕疵保证责任,参加竞买的竞买人视为对标的现状及瑕疵充分了解和确认,责任自负。

当月,徐州铜山区法院变卖了箱尊王酒(蓝),标的物介绍部分称,有意者请实地看样,由于该批标的物存放时间较长,可能存在挥发现象;该标的物按现状拍卖,按现状交付,若参拍则视为对拍品所有瑕疵均详细了解并接受;买受人对拍卖标的如需用于生产、使用或销售的,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擅自用于生产、使用或销售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买受人承担。成交后,法院仅出具成交确认书,无法提供原始货物相关发票。并附特别说明,“本院对拍卖标的物所作的说明和提供的图片等,仅供竞买人参考,不构成对标的物的任何担保。标的物以实物现状为准,法院不承担拍卖标的瑕疵保证”。

早在年时,拍卖罚没、查扣酒品不保真就曾引发舆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