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多个经典处方,每天分享5个第九 [复制链接]

1#

41、益肾坚骨汤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报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断12克、甘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功能:益肾养血、和络止疼。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疼,脊柱活动欠利者。

加减运用: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痛者加制川乌10克、川桂枝10克。

42、温经止痛散

组成:川乌80克、草乌80克、麻黄60克、细辛40克、羌活70克、白芷70克、肉桂40克、干姜60克。

功能:温经散寒,通络除痹。

主治:经久缠绵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腰背胸胁痛,痛经,疝痛,扭伤,阴疽,瘫痪,瘘证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

用法:上药8味共克,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为细末,贮瓶备用。

取药末克,加60度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做成药饼。趁热敷贴于患部,外以油纸或薄膜盖定,绷带包扎,至局部及全身发热或微汗出为度。每日1—2次,每次2—4小时,3日后更换新药。

取药末—克、加60度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纱布包裹,做成药枕或药袋。置于患部,外以电熨斗或电吹风热熨患部,使药力直透肌腠筋骨,以局部觉热为度。每日3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更换新药。

取上述生药粗末—克,置于瓶内,浸泡于60度上等白酒毫升中,密封避光,每日振摇一次,7日后备用。用时将药酒少量倒于碗内,用脱脂棉团蘸药酒适量,以长柄镊挟持,火柴点燃,将燃烧之药酒快速涂于患部,迅速用手掌拍熄,并揉擦患部,以局部潮红为度。

直接用棉球或纱布蘸药酒适量,涂于患部,用手掌揉擦至发热为度,每日3—4次;亦可将药酒装入压力瓶内,先按摩患部片刻,再将药酒喷洒于患部,揉擦片刻,使患部发热为度,亦有良效。本方切忌内服。

加减运用:在外用本方的同时,可内服《局方》五积散化裁,达宣痹止痛之目的。如妇女腹痛、痛经、腰痛、可加玄胡30克、当归30克,热熨;如经久不愈面瘫,可加黄芪克、白附子60克,温熨;如属热痹,红肿疼痛,此则不宜。另用龙蛇夏马膏即龙胆草、蛇泡草、夏枯草、马齿苋,鲜者各克,洗净泥沙、捣如泥状,外敷患处,薄膜或油纸盖定。每日1—2次,每次4—6小时。頗具强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凡火热毒邪所致之疔毒痈肿,亦有显著疗效。

43、香连固肠汤(丸)

组成:*参10克、炒白术10克、炮姜5克、黄连5克、木香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炙甘草3克。

服法:作水煎,分3次服。亦可按比例作丸剂,每次5—10克,日服3次。

功效:益气运用力用时脾,燥湿固肠。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

44、增效调经丸

组成:地黄10克、当归6克、*参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菟丝子10克、川续断10克、制香附10克、月月花3克

用法:按上药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或水煎服服。

效用:补肾培本,养血调经。

主治:妇女月经不调。

加减运用:如作汤药煎服,因血热而致月经先期者;加地骨皮、丹皮;证偏阴虚血热、迫经先行者加麦冬、女贞子、白芍;因寒客胞脉面致月经后期者加桂心、艾叶;证偏血虚加枸杞、枣皮;证见郁滞腹痛者加元胡、台乌药;因肝郁而致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加柴胡、炒白芍;证偏因郁致瘀者加元胡、蒲黄;证见肾虚者加山茱萸、山药、五味子;因气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者加黄芪、仙鹤草,重用*参;因热盛于里而致月经过多者加炒黄柏、炒地榆、旱莲草;因瘀滞致经行量多夹块者加蒲黄、五灵脂、益母草、炒茜草;因血瘀而致月经过少者加桃仁、红花;证见痰湿者加陈皮、茯苓、半夏。

45、调经汤

组成:女贞子50克、旱连草25克、生地25克、山药25克、侧柏叶20克、白芍25克、乌梅15克、黄芩15克、地榆炭50克、芥穗炭15克、甘草10克。

功能:养阴养肾,酸敛肝阴,升发肝阳,发散郁火,凉血止血,固精益气,凉血滋阴。

主治:肝郁肾虚之经漏,风阳妄动之月经先期、带下等症。

加减运用:气虚加*参、白术;脾肾气虚之暴崩不止加破故纸、赤石脂;夹瘀加茜草、乌贼骨;心血不足加麦冬,五味子。

注:本文处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师的诊断指导下使用,切勿私自使用。

十月“醒脑开窍”讲座与您相约青岛!

10月15日相约青岛(石学敏职业培训学校),三天集训课程-学习的不是基本的穴位定位,而是如何通过“量效”配合达到疗效最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及其引起的后遗症技术讲座10月16-18日山东青岛开讲,(15日报道)!

医者悬壶

欢迎大家指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