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的味道有多刚?前不久,即9月24日,食都品鉴会-火锅之都圆桌品鉴交流会走进江北嘴的醉湘亲老火锅总店,真正体验到了堪称重庆最刚老火锅的英雄本色。
品鉴会现场,店老板、重庆火锅传承人唐传生谈到,自己中学毕业就入行,如今已有40年;作为实干餐饮人,自己对一锅麻辣的标准,历来都是最高要求,真材实料加上几十年的制作工艺,才能做出连续煮四五个小时都不变色不变味的一锅麻辣。
作为重庆火锅传承人,唐传生的火锅有多刚?举个例子,在朝天门来福士附近,他的旗舰店平米,和周边多家一两千平米的大店竞争,不管竞争对手装修有多豪华,最终众多顾客都用脚投票:
醉湘亲老火锅来福士店,成为朝天门迎接全国各地宾客的重庆火锅标杆品牌。
特别是疫情以来,游客锐减,即使如此,该店仅靠本地顾客就能步步度过难关;如今,中秋国庆双节这股热潮,醉湘亲老火锅的生意已经得到恢复,人气旺盛;而这里的一些大店,则已经没有了……
醉湘亲品鉴会,来了4桌人,大家对连续煮5个小时都色不变、味不谈的一锅麻辣感到惊奇,厚重口感却不油腻,吃得心服口服。
老板唐传生说,在重庆本土,老火锅为了追求厚重口味,常以7:3的油水比例兑锅,难免油腻过重,自己是按6:4的油水比例打锅的;“我对自己的底料充满信心,6:4的油水比例,同样能够让一锅麻辣保持厚重的口感,又没有了过重的油腻。”
品鉴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学习。其中陈强,就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觉得要让自己得到提升的有效办法就是多走出来,看看老一辈是怎样做火锅的,亲临其境,通过品鉴和学习,让自己开阔视野,也为自己的技艺成长奠定基础。
左起:唐传生、陈强
一代火锅烹调大师的的魅力有多大?不仅年轻人来了,一个不服老的老者王璞也来了,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参加醉湘亲这次品鉴会,我结识了很多火锅界的朋友。我是在一个群里看见的信息,是好吃狗群,就报名了。我本来不是这个行业的,退休前我在做汽车制造的企业,国企,本职工作是会计……退休后我不甘闲着,做出了一个很大的跨度,注册食品企业,着重于调味品的研发。我没有失败的风险,因为我有退休工资。我在退休前就暗下决心:退休之日,就是奋斗之时。我觉得余生就应该这样度过,所以我很想学习火锅制作的方法。
左起:小编徐松、老者王璞
璧山大江龙餐饮的大厨杨波,和江津棒棒火锅的职业经理郑小松,是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相约一起到处品尝美食,寻找美食背后的故事和力量。
这一次,他们是开车近2个小时赶到的,如此执着,非常可敬。
左起:杨波、郑小松
彦瑾食品技术总监朱中明和炒料大师沈刚,不约而同亮相品鉴会现场。
沈刚大师深有感触:我为什么多次参加品鉴会,是因为我看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同行不是冤家,而是朋友,是合作伙伴,重庆火锅人需要一步步走出来,走到一起,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左起:技术总监朱中明、炒料大师沈刚
品鉴会现场,火锅技术达人朱中明也做了一锅麻辣,供大家一起品尝。在外行看来,一锅麻辣,热热闹闹,差别并不大;而在内行看来,一锅麻辣千变万化,里面有很多值得大家品鉴和交流的地方,中餐有“百菜百味”之说,火锅有“一锅百变”之说,唯有百家争鸣,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早在10年前,食都文化就对唐传生做过采访报道。高中毕业,他就拜渝州宾馆大厨为师,几个月后就在菜园坝开小馆,后来发展成为和鲜火锅,还有和鲜鱼庄,坚守20来年,见证菜园坝变迁。
后来,和鲜被广东一家食品企业相中,唐传生因此变现50万元。重庆火锅数万家,很多火锅店到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和鲜能有个好的归宿,唐总也觉得值。
多年前,夫妻到江北嘴开店,还是一家火锅一家鱼馆,还是各管一家店:唐传生管醉湘亲老火锅总店,爱人罗芬管家家九酸菜鱼馆。两家店离得很近,都是江北嘴人气数一数二的旺店。
中间:唐传生罗芬夫妻给大家敬酒致谢
这一次,大家到醉湘亲总店品鉴,被门口大型的招牌吸引住了。唐总一起拿下了四个门面,还特别做了四块招牌,远远看去,四个门面四块招牌连成一体,非常有气势。
分享嘉宾廖仕明:我的火锅店有多名充值会员一年四季不愁生意
这次品鉴会,还有一个主题:“打折掉价、充值锁客”,也是大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