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用中药桂枝的临床功效 [复制链接]

1#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调和营卫、平冲降气的功效。药性平和、毒副作用不大,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是常用中药中的常用药。

用于风寒感冒

桂枝与麻黄相配发汗解表退热;与白芍相配和营止汗退热。无汗用麻黄汤;汗出用桂枝汤。

用于调和营卫

桂枝配白芍治疗营卫不和所致的失眠多梦、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荨麻疹、体虚多汗、周期性发热、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身体酸痛等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用于风湿痹痛

桂枝能够治疗风湿痹痛,尤善治疗风寒之邪引起的痹痛。常与驱寒镯痹的附子配合应用,并酌加细辛、草乌等祛风散寒止痛之品。风盛加威灵仙、羌活、独活;湿盛加五加皮、炒薏苡仁;兼有瘀阻者加乳香、没药。

用于宫寒诸症

桂枝辛温入血、温经通脉,能治妇女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月经过少、产后腹痛、宫寒不孕等证,常与吴茱萸、炮姜、艾叶同用。

用于胸阳不振

桂枝治疗胸阳不振、心血瘀阻引起的胸闷、心悸、心痛、气短等证,常与枳实、薤白、丹参配合应用。

用于小便不利

桂枝治疗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浮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猪苓同用。

用于痰饮诸症

桂枝可治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症:眩晕、心悸、咳嗽。常配茯苓、白术、甘草同用。

用于虚寒腹痛

桂枝可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引起的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常与饴糖、白芍、炙甘草同用。

用于养心复脉

桂枝可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所致的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结代等证。《伤寒论》炙甘草汤就是养心复脉常用方剂。

用于降逆镇冲

古人常用于治疗心阳不足、冲气上逆的奔豚气。如《伤寒论》桂枝加桂汤治疗阳气虚弱、阴气上冲所致的奔豚气。症见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伴心悸,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润,脉浮缓或沉迟。

治疗黄汗

《千金要方》以本病为五疸之一。治宜实卫和营,行阳益阴,方用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等。

药材质量关乎中医生死存亡,关乎民众用药安全,因此,我们唯有通过进一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通过坚持使用道地的药材,通过坚持遵古炮制、科学炮制,方能确保中药的疗效。

MAYWAY∣专注中药饮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