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 http://m.39.net/pf/a_5231225.html由昆明市林业局组织的昆明市“扶贫攻坚·林业在行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于近日走进禄劝县,通过2天实地走访,全面展现禄劝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林下养殖撒坝黑猪养一头收入余元
“这片山林中有80多头撒坝黑猪,马上就要出栏了。”禄劝辛光撒坝猪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赵文光指着一片山林说。在山林中,数十头肥壮的黑猪,不停地来回觅食。
“与普通的饲料猪不同,我们在山林中放养的撒坝猪是以绿色生态为目标,吃的是当地种植的玉米面、树叶、野草,喝的是山泉水,住的是空气清新的林地。因此,撒坝猪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赵文光自豪地说。
据介绍,位于禄劝县中屏镇植桂村委会的禄劝辛光撒坝猪养殖合作社,从事撒坝猪养殖己达六年之久;刚开始主要从事撒坝猪保种,提纯,现己拥有两个养殖场,一个林下养殖撒坝猪基地;现存栏撒坝猪六百余头,年出栏撒坝猪千余头。
禄劝打响脱贫摘帽攻坚战以来,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已和则黑乡的省级贫困村安乐村委会签订撒坝猪养殖合同,带动安乐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撒坝猪;每年由基地向贫困户免费提供一头撒坝仔猪,大约三四个月后,农户将猪养到80公斤后,基地再以保底价回收,放到林下养殖基地至出栏;愿意多养的贫困户,在同等价格上优先提供仔猪。农户无需投入买猪钱,就可通过养猪实现增收,每户农户养一头撒坝黑猪可收入余元。
林下养蜂余农户户均增收余元
走进位于禄劝县屏山街道发明村委会断烟坡的一片山林中,远远就听到“嗡嗡嗡”的蜜蜂叫声。一个个封闭的蜂房内,各类蜜蜂不停飞舞。
“这些蜜蜂虽然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却是产蜂蜜的高手呢。”禄劝天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兴有说,他们占地约亩的养蜂基地上,共养殖了多种蜂,有马蜂、蜜蜂、红娘蜂、米蜂等等。
史兴有介绍,合作社主要从事蜜蜂、胡蜂人工繁育养殖等,现已建设有养殖基础设施功能房间50余间,各类胡峰、蜜蜂繁育养殖设备0余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通畅,是目前禄劝唯一的蜜蜂科技化繁育养殖企业,现已合作养殖蜜蜂群,种植有35个种类的果树余株,被批准为禄劝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据介绍,天兴蜂业合作社是目前云南蜜蜂繁育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已带动发展养殖户余户1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余人,年实现产值余万元,合作农户每户平均增收余元。
合作社近六年来一直致力于蜜蜂、胡蜂的人工繁育、管理饲养,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获得了蜜蜂、胡蜂人工繁育多项专利权,还筹建成立了禄劝县天兴蜂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已有会员余户,帮扶建档立卡户户。
年,合作社计划招聘员工人(其中大学生50人以上),繁育蜜蜂00群、胡蜂0群,合作设立养殖基地个以上,预计年产值0万元以上;年能繁育蜜蜂00群以上,胡蜂0群以上,需招聘员工人以上(其中大学生人),产值0万以上。
据悉,禄劝县的现有资源可饲养蜜蜂3万群以上,每群蜜蜂的年产值可达元,每户养殖户每年只需饲养管理10群蜜蜂,年收入就在1万元以上,基本可以实现脱贫;按这个标准计算,最少可带动0户人脱贫致富;若以每个基地集中养殖群左右蜜蜂计算,每个基地的年产值将在12万元以上,最少能带动户人以上实现在家乡低投入、快速、持续高收益的自主创业,这将是禄劝广大山区农村脱贫增收的一条新路。
林下养土鸡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禄劝山旯旯养殖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成群的土鸡在板栗林下追逐嬉戏,不时在草丛中啄食草、小虫。“林下养鸡既能促进林木生长,又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位于茂山镇丽山村委会委甲作宽村,总占地面积余亩,其中鸡舍面积1平方米,板栗园面积30余亩,场区坐落在高海拔山林地区,远离人口密集区、生活区和水源保护区,为土鸡养殖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公司负责人杨建梅介绍,公司年存栏土鸡1万羽,年出栏羽,年销售额30万元,盈利6万元。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挂钩当地建档立卡户43户,公司以提供鸡苗的方式,给每户饲养50羽,为每户建档立卡户实现每年增收0元。
另外,公司利用当地农户资源,积极参与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略高于市场价0.1元/公斤—0.3元/公斤的价格回收当地农户包谷50余吨/年、小麦30余吨/年、麦糠20余吨/年,为当地农户年增收元。
“林下养鸡既能促进林木生长,又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杨建梅说,土鸡适应性强,利于散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生物特性;利用林地、玉米地和荒山散养,土鸡爱吃青草、害虫,可省去除草、灭虫开支;在板栗林散养土鸡利鸡利林,鸡的品质提高了,售价就会提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林下种植搭起农户与市场的产销“桥梁”
成立于9年的禄劝忠义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核桃、中药材、原生态食用菌种植等项目,采用“合作社带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带农户、基地示范、供种苗、包回收”的模式运行,目前,已成功申报评为云南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合作社真正成为禄劝林下经济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
合作社租用中屏镇安东康村后箐组荒山0亩作为基地,经过优化整理,种植优质核桃近0亩、核桃林下种植2—5年苗龄油用牡丹亩、滇重楼50亩、黄草乌亩、续断亩、附子亩,利用周边森林开展野生菌保育促繁亩。所有种植项目都通过基地实验种植成功,选择成效较好的项目向农户推广。
合作社一头连着众多分散经营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合作社将成员农户种植的产品全部回收,通过农、企对接、电子商务等多种途径,广泛开拓销售市场,较好地解决了中药材等农产品难卖和价低的问题,保证成员农户种植效益。
年以来,合作社统一组织回收农户中药材余吨,与多家药企形成固定合作关系。从今年起,合作社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
此外,合作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走规模经营之路,通过产业带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合作社发展会员户,辐射安东康村委会、书多村委会、中屏村委会及邻近撒营盘镇书西村委会非成员农户户。
目前,合作社为贫困农户无偿提供“三台核桃”苗30余珠、黄草乌种子3吨,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实现户均增收.2元,直接带动农户户,实现户均增收.4元。
林下种重楼
三大产业扶贫模式带领农户脱贫
滇重楼又叫七叶一枝花,是云南名贵中药材。作为一家从事滇重楼种植和开发的专业化中药材种植、销售企业,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种一亩重楼、带一家农户、富一方百姓”的产业扶贫思路,通过三大产业扶贫模式,带领禄劝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公司+支部+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各村*支部牵头建档立卡贫困户,把政府扶持的产业发展资金以入股方式投入给公司作为发展资金,一个合作周期为5年,贫困户按年分红,第一年分股本金的15%、第二年分股本金的20%、第三至第四年分股本金25%、第五年统一清算;合作周期结束,股金退给贫困户,还愿意入股的继续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参与种植并按月收取劳务费。
年公司与茂山镇东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86人和娜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签订了合作协议,已支付红利13万余元,户均获利1元,人均增收元。
此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该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回收红籽及块茎,带动茂山、云龙、中屏等7个乡镇(街道)11个合作社0余农户仿野生种植重楼余亩,户均种植0.5亩;4年采收后,实现户均收入4.4万元,年均增收1.1万元。
数据
今年,昆明市林业局围绕全市年度目标,重点从生态补偿扶贫、生态工程扶贫和生态保护扶贫三个方面,着力推进生态补偿脱贫工作。按照《昆明市生态补偿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年实施了11个生态补偿脱贫项目,到目前已投入资金近5.65亿元。
点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来源:云南信息报11月26日第08版记者李婧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