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几十种疾病的中医疗法三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补气为主。糖尿病反复讲了,中医的原生态都以为是阴虚燥热,所以分为上、中、下三焦,都离不开养阴清热,上消属肺,中焦属胃,下消是肾。糖尿病从西医来讲分两类:就是Ⅰ型和Ⅱ型。年轻的比较重,他胰岛功能几乎丧失了,所以西医还有一个名字,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没有功能了,没有分泌胰岛素,唯一的治疗打胰岛素,这一类病人年轻得多,当然比例很小,整个在糖尿病总数里面还不到10%。第二类就Ⅱ型,胰岛功能低下了,当然还有功能,没有全部丧失功能,所以这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叫Ⅱ型糖尿病,这样的占了90%左右,而且中老年多。我们注意了,糖尿病有个特点叫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加上消瘦,这Ⅰ型糖尿病里面还能见到三多一少,在Ⅱ型糖尿病里面几乎见不到,他没有三多一少,唯一的表现就心慌、气短、乏力,这完全是个气虚的表现,一看舌苔是薄白的,舌质是淡的,脉是沉细的,并不数,舌质并不红啊,这完全是气虚的表现呀,舌脉和主证,所以Ⅱ型糖尿病是气虚,你不给他补气,光养阴清热他会有效吗?所以治疗就不行啊!西医对糖尿病很苦恼叫终身服药,那就无能呀,高血压、糖尿病要终生服药,要你医生干嘛?你一生没有水平,无能。所以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思路必须转到补气为主。以这6个药为主方,有条件的用西洋参,另煎兑服,把西洋参的渣子也吃了,用5-10g,生黄芪用30g,治疗糖尿病还有一个特点,用量必须大10-15g左右作用小,用量大,作用越大,生芪30g,生地30g,黄精15g,知母15g,葛根15g,这里面以补气为主,也兼顾了养阴,也兼顾了清热,而这6个药,药理研究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和辩证论治不矛盾,又有降糖作用,所以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Ⅱ糖尿病非常好的方子。当然还要加减:有的糖尿肺燥胃火,这里面主要加的药就桑白皮;肝火旺盛主要加的就是生栀子;心火上炎主要加的就是黄连;补气为主适当配合养阴。这个清火,里面有肺、胃、肝和心之分而,加不同的药,提高疗效。当然糖尿病病人还有注意水不涵木的情况,那用杞菊地黄汤。老人糖尿病在北方还有一种叫脾肾阳虚,怕冷。为什么?这里面就可以用二仙汤,把仙茅改成了鹿角霜。糖尿病还有一个效方,单方叫“玉锁丹”,由云苓、五倍子和生龙骨,生龙骨30g、云苓15g、五倍子10g。这五倍子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但五倍子涩胃,吃完了以后,胃要烧心,用量受到限制,只能用到10g。在60医院专门开了一个糖尿病的专题门诊,每个礼拜四下午,当年就用的补气为主再加上玉锁丹,一个月以后我就大吃一惊,有个老专家,医院的内分泌主任,咱们国家的糖尿病的领军人物迟教授,叫迟志胜,但年已经60多了,快70了,他很厉害,在医院组织了一批糖尿病病人,礼拜四到我这门诊,不在我这检查,吃了药后一个礼拜在医院检查,他积累治疗。干瘪老头,就在门口,我也不知道这个人,一个月以后进来了。说:“沈大夫,咱们两个能不能合作?”我不知道是权威人士呀!因为不关心西医呀!我说:“你老什么意思?”他说:“我是医院的医生。”才给我交底,一听大名,我马上肃然起敬,哎呀!我说:“老专家,你抬举我了,我这么年轻,我怎么敢和你合作呢?”他说:“不是,看了你一个月,我发现中医治疗糖尿病有这个优越:第一,你用的方子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口服药的用量,绝对能减少。”我说:“何以见得?”“我都查了,给他们减药了,都减下来了,甚至于停药;第二我们苦恼,指标降下来了,症状没改变,还是心慌气短,还是口渴,血糖正常了,尿糖正常了,症状没有改变,病人特别着急,不以为好我们无能为力,你加了中药以后,指标降了,症状也消了这是中医的特点;第三个,好多合并症无能为力。他给我讲了几种,长包,抗菌素解决不了;末梢神经炎,麻解决不了;尿毒症,影响肾脏我们更没办法,中医有一定疗效。”我这一听,这老家伙不容易呀!那我说:“那我怎么向你求教呢?”他说:“礼拜四我把不好治的病人,合并症的病人,我以后不来了,没时间,介绍给你,看上你门诊,礼拜二你跟我到医院帮我查房。”我当年仅仅是12

个主治医呀!跑那查房,后来一想,我不是吃我,是吃中医,我腰杆子干嘛不硬呀?我查房白大衣一穿,给他们侃一顿,中医怎么认识,怎么治疗,尤其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不行。西医的饮食疗法麻烦。怎么麻烦?算得太死,算热量,谁能弄得清楚呀?病人更弄不清楚,医生也弄不清楚,除非专科医生,专门治糖尿病他能算,多少热量,应该怎么吃?吃一片西瓜应该怎么减热量,不行。而且往往控制饮食后,病人心慌气短无能为力,就不能生活了,更不能工作了,那害了病人。中医有一套饮食疗法,不能让病人心慌气短,照常工作,照常生活,该吃的吃,不该吃的绝对禁忌,有一套办法,我刚才说了。当然治疗糖尿病记住我的话,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以气短为主,加上玉锁丹。后来怎么事呢?当时我没有专利意识呀,我就告诉了迟教授。我说:“我这个方子很有效,当然很苦恼,我不敢把五倍子加大量,加大量吃后病人副作用恶心,刺激胃。”他哈哈一笑,不到一个月,他告诉我:“我解决了。”我说:“怎么解决了?”可能到如今医院还有它的降糖一号。他就把这个药磨粉以后,这五倍子加了10倍量,30g,放在肠溶胶囊里。胶囊有两类:一类胃溶的;一类肠溶的。在胃里面不溶解,到肠子吸收了溶解了。太高了!太高了!我就无能为力,哭笑不得,没有专利了,给他拿去了。你也可以这么弄,现在肠溶胶囊很普遍,医院,给药局给院长联系好,磨成粉,当然不一定加10倍量,你加5倍,效果就好了。五倍子,用15g磨粉、生牡蛎30g、云苓15g。五倍子15g磨粉装一号胶囊,肠溶胶囊,一天三次,每次5-10粒,就明显的降糖呀!这个方子不是我发明的,我是传承的,讲义上都有了。九、痛证痛证是常见病中的急症之一,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肛肠、皮肤、肿瘤等多种科目,多个病种。中医镇痛颇具特色,又富有优势。镇痛按性质,部位,病种进行分类论治,即符合临床实践,有利于提高疗效,是中医镇痛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一)疼痛性质1.隐痛:以虚证多见,分气虚和阴虚2类。气虚治当补益中焦脾气,兼顾血运。主药:生芪、炒白术、云苓、陈皮、赤白芍、当归;阴虚治当补益下焦肾水,兼滋营阴。主药:生地、黄精、山药、泽兰、川楝子、玄胡。2.胀痛:以实证多见,分肝郁、痰浊、食阻3类。肝郁治宜疏肝开郁,主药:柴胡、香附、丹皮、石菖蒲、郁金、川芎、薄荷;痰浊治宜祛痰降浊,主药:竹茹、天竺黄、枳壳、云苓、陈皮、全瓜蒌、丹参;食阻治宜消导畅中,主药:木香、焦三仙、生内金、连翘、公英、云苓、陈皮、莱菔子。3.刺痛:以淤血多见,只当活血化瘀。主药: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郁金、苏木、地龙、水蛭。4.绞痛:除气滞血瘀外,还在寒凝中诱发,治宜疏肝化瘀外,还重温通散寒。主药:高良姜、炮姜、鹿角霜、桂枝、乌药、细辛、制川草乌。(二)疼痛部位1.头痛:分风邪、肝阳、痰蒙、气虚4类。风寒治当祛风散寒,主药:防风、荆芥穗、川芎、白芷、桂枝、白芍、细辛;风热治当祛风清热,主药:连翘、菊花、薄荷、蝉衣、桑白皮、葛根;肝阳治当平肝潜阳,主药:天麻、菊花、草决明、珍珠母、生石决明、生栀子、川楝子。痰蒙治当豁痰开窍,主药:胆星、天竺黄、川芎、莱菔子、石菖蒲、郁金、枳壳、生薏仁、车前草;气虚治当升清降浊,主药:*参、黄精、升麻、当归、玄胡、葛根。2.目痛:以肝火多见。治当清肝泻火,主药:夏枯草、生栀子、草决明、野菊花、制大黄、车前草。.齿痛:分胃火和肾虚2类。胃火治当清胃降火,主药:生石膏、知母、生薏仁、升麻、川牛膝;肾虚治当滋肾降火。主药:生地、黄柏、玄参、怀牛膝、丹皮、徐长卿。4.咽喉痛:分风热和虚火2类。风热治当疏风清热,主药:连翘、金银花、蝉衣、僵蚕、露蜂房、野菊花、苏梗;虚火治当滋阴降火,主药:生地、麦冬、黄连、肉桂、马勃。5.胸胁痛:分胸痹和肝郁2类。胸痹治当温通胸阳,主药:生芪、桂枝、全瓜蒌、薤白、川芎、乌药;肝郁治当疏泄肝郁,主药:柴胡、香附、枳壳、赤白芍、川楝子、玄胡、金钱草、丹皮。6.脘腹痛:分寒积、气滞、痰食、中虚4类。寒积治当温通散寒,主药:高良姜、香附、乌药、木香、蔻仁、小茴香、云南白药;气滞治当疏肝和胃,主药:柴胡、枳壳、炒桔核、青皮、川楝子、玄胡、当归、白芍;痰食治当消导通腑,主药:莱菔子、枳壳、焦三仙、制大黄、公英、全瓜蒌、草决明;中虚治当补气健脾,主药:生芪、桂枝、白芍、炒白术、生杜仲、陈皮。7.腰背痛:分肾虚和风湿2类。肾虚治当补肾通络,主药:鹿角霜、桂枝、生地、山药、鸡血藤、老鹳草、川断、生杜仲、桑寄生;风湿治当祛湿通络,主药:生薏仁、地龙、防风、防己、陈皮、鸡血藤、伸筋草、豨莶草、木瓜。8.四肢痛-又称痹痛,参见关节炎诊治。(三)疼痛病种1.炎症性:分8类。阑尾炎责之于湿热壅积,治当清利湿热通腑导滞,主药:生薏仁、丹皮、制军、红藤、赤芍、公英、川楝子、玄胡;胰腺炎责之于气滞湿热,治当疏泄清利,主药:柴胡、枳壳、香附、木香、丹参、生薏仁、丹皮、陈皮、白花蛇舌草;胆囊炎责之于胆气不通,利胆为主,主药:茵陈、泽泻、金钱草、黄柏、生栀子、姜黄、郁金、车前草;胃炎责之于中焦虚寒,治当健脾温中,主药:生芪、桂枝、炒白术、云苓、高良姜、香附、白芍、公英;胸膜炎责之于肝阴不足,脉络失和,治当柔肝和血,主药;当归、白芍、葶苈子、薄荷、丹参;腹膜炎责之于寒气凝结,气机受阻,治当温通散寒,主药:桂枝、木香、乌药、炒白术、干姜、生芪、大腹皮;盆腔炎责之于胞宫虚寒,治当补虚暖宫。主药:炮姜、桂枝、*参、当归、艾叶、蛇床子、仙灵脾、鸡血藤、伸筋草;心肌炎责之于痰浊痹阻,治当豁痰通痹,主药:*参、丹参、苦参、全瓜蒌、薤白、石苇、石菖蒲、郁金。2.神经性:分三叉、肋间、坐骨3类。三叉责之于风袭阳明,治当祛风通络,主药:白芷、葛根、僵蚕、玄胡、薄荷、红花;肋间责之于痰阻胁络,治当祛痰通络。主药:苏木、姜黄、莱菔子、全瓜蒌、炒桔核、丹参、郁金、三七粉;坐骨责之于寒湿阻络,治当温中通络。主药:制川草乌、桂枝、生薏仁、地龙、鸡血藤、老鹳草、川断、木瓜、汉防己。3.外伤性:分扭伤、劳损、脱出3类。扭伤责之于瘀血内停,治当活血化瘀。主药:红花、赤芍、云南白药、川断、川牛膝、陈皮、鸡血藤、路路通、生栀子;劳损责之于肾虚阳衰,治当补肾温阳。主药:蛇床子、女贞子、补骨脂、狗脊、生杜仲、桑寄生、鹿角霜、桂枝、川断;脱出责之于肾虚血瘀,治当补肾活血。主药:补骨脂、鹿角霜、生地、菟丝子、丹参、桃仁、老鹳草、川断、地龙、三七粉。4.占位性:分结石、增生、肿瘤3类。胆结石责之于胆汁瘀阻,治当利胆化瘀。主药:金钱草、泽泻、车前草、郁金、生内金、川楝子、丹参;泌尿系结石责之于湿热下注,治当清利湿热。主药:炒苍术、生薏仁、黄柏、川牛膝、金钱草、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海金沙、泽兰、桑白皮;骨质增生责之于肾亏,治当调补阴阳。主药:蛇床14子、补骨脂、女贞子、生白芍、威灵仙、木瓜、川断;肿瘤责之于气滞瘀毒,治当疏导解毒。主药:丹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公英、郁金、柴胡、桃仁、红花、三七粉。历来治疗痛证,就是见什么治什么,这个疗效受到影响。痛证是中医的一个优势中的优势,止痛效果非常好,当然痛证要归类,归出它新的思路,面对临床,看见就能用。怎么办?我叫三个新。第一个新,根据病证的性质,痛疼的性质,这个很重要。四类:隐痛,胀痛、刺痛、绞痛,这个讲义上都有了,我愿意都给你了。隐痛以虚为主;胀痛以气滞为主;刺痛加绞痛以血瘀为主。这里面主要的药:隐痛的药,主要就是生芪;胀痛的药,主要就柴胡;刺痛的药,这药就红花。第二个新,根据部位来分,8个部位,疼痛部位很重要,头痛用天麻;目痛用草决明;齿痛用石膏;咽痛用露蜂房;胁痛用金钱草;脘腹痛用木香;腰背痛用狗脊;四肢痛,上肢用桑枝30g;下肢用木瓜15g。这就更进一步了,可能和讲义上不尽相同,这里我又留了一小手,今天我都告诉你了,这几个主药,止痛的主药,根据不同的部位,大部位有这8个主药,上肢用桑枝30g,下肢用木瓜15g。第三个新,根据疼痛的性质。有四类:一类是炎症;一类是神经;一类是外伤;一类就占位性,或者是良性肿瘤,或者是恶性肿瘤。根据四个病种进行辨证用药,因为时间关系这个讲义里面都有。消炎,甭管各种炎,最主要的用生薏苡仁;神经最主要的用石菖蒲、郁金;外伤最主要用三七和苏木,三期磨成粉用3-6g;占位性的疼痛主要用山慈菇。疼痛中医治疗很有效,从复杂、从性质,从部位到病种,这给你归类之后,再加上我给你的主药,在临床上很快能处置,保证疗效。当然,还可以针药并用,针灸止痛非常有效,你们原来搞针灸的,可能我讲义里面没有针灸东西。十、胃炎胃炎以胃脘疼痛为主症。诊治胃炎,据舌脉和主症分辨虚寒、湿热、气滞、食积和淤血5个证类。虚寒者投香砂六君子汤,良附丸;湿热者投温胆汤,三仁汤;气滞者投逍遥散,四逆散;食积者投保和丸,平胃散;瘀血者投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治疗胃炎,总以调理气机,健脾和胃为大法,以柴胡、香附、白扁豆、木香、公英为主药,再随证加味:虚寒选加生芪、*参、白术、桂枝、生白芍、高良姜;湿热选加竹茹、黄芩、黄连、连翘、生薏仁;气滞选加川楝子、枳壳、青皮、石菖蒲、郁金;食积选加莱菔子、焦三仙、生内金、炒苍术、云苓、陈皮;瘀血选加丹参、川芎、红花、桃仁、赤芍。治疗胃炎特别要注意退苔腻,这是取效的关键,可以4步序贯:第一步三竹换用,竹茹、天竺黄、竹沥;第二部加利湿的茵陈,泽泻;第三步加散结的海藻、昆布;第四步加软坚的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常常寒热错杂,气血不畅,挟浊阻络,久治难愈,甚至癌变,可投自拟的“蛇蜂汤”有效。蛇蜕5g入肝祛风,解毒定惊,露蜂房10g入肝祛风,解毒止痛为主药,辅以活血调气而止痛的丹参、元胡,清热渗湿而排毒的生薏仁、云苓、花粉、公英,温中行气而止痛的毕澄茄;酸涩生津,和胃止痛的乌梅,祛瘀生新、补阴利尿的血余炭,辛温祛风、解毒止痛的白芷。共12味药合成温中祛风,和胃解毒,调畅气血,寒热兼施之剂,但应用时过敏体质者慎之。讲胃炎,胃炎的关键问题是调理气机。胃炎有个特点,发怒生气后加重,所有的胃炎甭管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想到,气性变化主肝,故越想越痛。木和土的关系,木有病了责之于土,因此治疗胃炎的巧治就要调气。这五个药(柴胡、香附、白扁豆、木香、公英),柴胡、香附这两个治肝,扁豆和木香治胃,加上公英,肝气容易上火,所以加公英,公英是健胃,又能消幽门螺旋杆菌,这是公英在里面非常适合,甭管什么胃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肥大性胃15炎,都以这个为主方,当然你要分,根据辨证。属于寒的选用这6个药(生芪、*参、炒白术、桂枝、生白芍、高良姜);属于湿热得用这5个药(竹茹、黄芩、黄连、连翘、生薏仁);虚寒里面最主要是黄芪和高良姜;湿热里面最主要的药是连翘和生薏仁;还要理气,逐瘀化痰,理气化痰呀,理气里面最主要的药就是郁金;化痰里面最主要的药就是丹参,要注意胃炎和食积的关系,加这6个药(莱菔子、焦三仙、生内金、炒苍术、云苓、陈皮),里面主要的药就是莱菔子和生内金。内金就是酵母素,要生用,怕热,你假如自己要用的话,把内金磨成粉,冲服,这样效果就更好。治疗胃炎,你不要用别的,就用蒲公英、莱菔子、生内金,2﹕2﹕1,就莱菔子、生内金各2份,蒲公英用一份,给它磨成粉,装在胶囊里面,每日三次口服,每次3g。半个世纪以来,用这些药治疗胃炎,不是百发百中,有效。十一、肝炎中医认为“肝炎”系湿热为患。大多数从湿热论治,投用“茵陈蒿汤”。殊不知,肝炎的证类绝非单一的“湿热证”,有的夹痰瘀,有的脾胃失健,有的肾亏失调,故诊治肝炎不可只顾湿热,只有辨证论治方可获效。痰瘀互结证,祛痰化瘀,清利湿热,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脾胃失健证,健脾和胃,清利湿热,香砂六君子汤;肾亏失调证,调肾阴阳,清利湿热,杞菊地黄汤。肝炎诊治,急性期虽以清利湿热为主,但不要疏忽痰瘀互结的存在。清利湿热重用茵陈、板兰根、黄柏、生薏仁、车前草。祛痰主药是莱菔子、竹茹,化瘀宜投丹参、桃仁。慢性期湿热已非主要,出现脾肾之虚,要重视扶正,健脾调肾,健脾用参芪、白术、白扁豆、仙鹤草,调肾用杞果、女贞子、生地、蛇床子、补骨脂、生杜仲、桑寄生,当然也要辅以清热利湿。肝炎诊治的这套新思路,对各类肝炎,特别是乙肝转阴常获良效。肝炎也是个常见病。传统的治疗虽然是湿热,用“茵陈蒿”汤,有的肝炎按照湿热治疗有效,但有的肝炎按湿热治疗无效。我介绍你三种新的治法:第一种还是祛痰化瘀,和常规治疗不一样,苔腻的肝炎他用湿热治疗效果不好,你要考虑祛痰化瘀,以这四个为主药,祛痰的莱菔子和竹茹,化瘀的丹参和桃仁;还有一个治疗就健脾和胃,他完全就是虚证,他不是湿热,是脾虚,舌苔是薄的,没有湿热,你用健脾和胃的办法,用这四个药(参芪、白术、白扁豆、仙鹤草),尤其用仙鹤草,治疗肝炎,一般内科大夫想不到,事实上是很好的一个补气药,也是个健脾药;第三个从调肾阴阳来治疗肝炎,他完全肾亏,没有实证,脾也不虚,是个肾亏,那就用杞菊地黄汤,所以肝炎的治疗绝对不要守着一个湿热。过去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肝炎确实有效,但在新的世纪来看,肝炎光清热利湿往往无效。当然肝炎也可以清热利湿,但这里面要改变,要加薏苡仁,要加板蓝根,一个增强它清热,一个增强它利湿,尤其要加车前草,让湿热有个出路,这是肝炎了。常规的治疗清热利湿,但里面一定要加上板蓝根30g、生薏仁10g,加上车前草30g,提高它清热利湿的作用。另外注意祛痰化瘀,健脾和胃和调肾阴阳,这三种新疗法治疗肝炎,能提高疗效。肝炎是黄疸好治,尤其是无黄疸型肝炎就难治。十二、肾炎大凡肾炎之治,框于“健脾温肾”之中,大多投“肾气丸”、“真武汤”之类。殊不知,肾炎的中医证类绝非单纯的“脾肾阳虚”,在急性期“风水束肺”有之,在慢性期“湿热下注”更有之。故肾炎之治不能单纯健脾温肾。风水束肺证-治当宣肺利尿,越婢加术汤。宣肺:桔梗、白菊、蝉衣、桑白皮、葶苈子。利尿:车前草、白术、泽泻、冬瓜皮、云苓。升降:川芎、牛膝。湿热下注证-治当清利湿热,滋肾通关合四妙丸。清热:知母、黄柏、肉桂、白花蛇舌草。利湿:生薏仁、泽泻、泽兰、炒白术、车前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