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已致42人死亡敲响警钟这些东西真不是随 [复制链接]

1#
来源:综合自深圳大件事、云南新闻网、云南疾控、云南网、央视新闻及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说到广东人

最多的评价就是"什么都吃"

"煲仔饭"、"人头饭"、"老婆饼"

……

其中,老广最爱莫过于煲汤

秋冬季节当然少不了药膳

想想都觉得很养生

小编要提醒各位吃货们

这个“药材”可千万别随意食用

否则可能会出大问题!

中毒人,死亡42人!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年,云南省累计发生33起因自行烹调食用乌头类药材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毒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为24.14%。

日前,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出提醒:“(黄)草乌、附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严禁作为食品、药膳食用。”

这些案例历历在目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瑞丽草乌中毒事件致1人死亡9人病情危重

年9月13日19时,德宏州瑞丽市圆享餐饮公司14人出现腹痛、呕吐、腹泻、脸麻等症状。经初步调查,疑似因食用草乌导致中毒。经全力救治,截至9月14日18时10分,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4人病情平稳,9人病情危重。

昆明8人吃草乌中毒2人身亡

年11月13日下午,昆明发生一起8人因食用草乌导致乌头碱中毒事件。其中,2人不幸中毒身亡。

元谋14人煮食草乌炖肉中毒

年4月1日下午,元谋县黄瓜园镇牛街村14人在就餐时,煮食草乌炖肉,导致14人中毒,其中有2名中毒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那么,哪些是乌头类植物?

中毒后应该怎么做?

↓↓↓

什么是乌头?

乌头类植物是指乌头属毛茛科的植物,常见有川乌、草乌、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草乌、川乌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草乌或乌头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该类植物含有滇乌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均为大毒药材。

由于该类药材毒性极强,国务院制定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其列入管理,一般要在炮制后方可作为药物使用,且购买和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资料图。图据云南网

乌头类中草药急性中毒后的表现

食用乌头类中草药中毒后,一般0.5~2小时即可发病。毒性表现主要有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

症状主要有——

口、舌及全身麻木,紧束感;

气促,呼吸困难,呼吸微弱,甚至停止;

心悸、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出冷汗、心动过速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心跳骤停;

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中毒患者多因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发生乌头类中草药急性中毒如何急救

催吐:发生中毒后,如果摄入食物的时间不长,一般在1~2个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比如多喝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但是病人神志不清的时候绝对禁止催吐,以防呕吐物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就医:发现中毒后,医院治疗。若发现重症患者应该及时拨打急救。

留样:发生中毒后要注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便检测中毒原因。

秋冬季慎防食物中毒!

除了乌头类中草药中毒

今年10月发生的

“酸汤子”中毒事件

也给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10月5日,国内某地发生食物中毒的悲剧事件。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的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造成8人死亡。经调查,该事件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

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

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2预防野生菌中毒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菌;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医院治疗。

3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

要把扁豆煮熟焖透,破坏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4预防诺如病毒传播

由于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预防诺如病毒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5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

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欢自制葡萄酒,但自酿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应尽量选择饮用正规商场出售的葡萄酒;自酿葡萄酒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冬季如何科学进补?

云南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应咨询医生

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进补方式

根据自身年龄、体质,以及季节等不

选择不同的进补方法

不要胡乱揣摩自己的“病因”

盲目“进补”

易混淆中草药,你认识几个?

小编也要提醒大家

路边、山上的野生植物

千万不能随意采摘食用!

很容易误把“毒草”当“药材”!

最后

这些易混淆的中草药,你都认识吗?

戳图了解,扩散周知

总而言之

要想从根本上去预防中毒

办法就是

不要随意采摘

不要随意采摘

不要随意采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