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央视标王的没落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秦池模式的没落代表了曾经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带中国白酒界带来无尽的深思和教训,同时也让人们对广告酒的态度由疯狂转为理性。秦池曾推动整个鲁酒走向辉煌,但是他的没落也加速了整个鲁酒板块的衰退。从央视广告标王,到遭到世人摒弃,秦池究竟经历了什么?

秦池酒的辉煌:

以秦池为代表的鲁酒最辉煌的时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广告酒刚开始兴起。年刚刚评完第五届名酒评选,十七大名酒鲁酒一个都没有,5优也只有两个。没有国家级名酒的光环,打广告成为了最快提升知名度的方法。其实新中国的第一条电视广告就是酒类的广告,是一款保健酒,叫参桂补酒。九十年代时电视广告刚刚兴起,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于是鲁酒率先开始在央视上打广告。

从年孔府家在央视打广告开始,到4、5和6年连续三年的央视标王被鲁酒斩获,这一期间鲁酒广受追捧。其中4年是孔府宴酒斩获央视标王。5年11月8日秦池酒以竞价万元的巨额击败了多个竞争对手成为当年的样式标王。成为CCTV标王,为秦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声誉知名度迅速提升。秦池当时没有那么多钱,是借钱争夺的标王。

经新闻界的一再炒作,秦池在全国一夜之间由无名小辈变成公众明星,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大大提高,使秦池在白酒如林的中国市场成为名牌。到了6年,秦池酒更是以.2亿元的天价击败五粮液再度蝉联央视标王。那个时候“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这一口号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关于秦池酒的广告铺天盖地,各种厂商、经销商纷纷找上门请求秦池展开合作。在这四年时间里以秦池为代表的鲁酒名声大噪,5年孔府宴酒靠着标王效应取得了9.18亿的销售额;6年鲁酒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全国销售额前十的白酒企业鲁酒占了四个,分别是秦池、兰陵、景芝和孔府家。

秦池在5年的销售额达到1.8亿元,而到了6年秦池靠着央视标王效应而广受人们的追捧,更是以9.5亿元的销售额打进了行业前三,销售额提升超过%,利税增长%,仅次于五粮液和泸州老窖。6年之后由于秦池酒的丑闻被曝出导致鲁酒开始集体下滑。

原因是7年有媒体爆出秦池从四川酒厂收购原酒进行勾兑,这个丑闻不仅把秦池直接拉下马,还间接导致鲁酒整体都陷入了低迷,人们对鲁酒不信任感的提升导致曾经名噪一时的秦池酒的市场迅速萎缩。

再加上年国家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按出厂价25%和15%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基础上,再对每斤白酒从量征收0.5元的消费税。对于主打中低端的鲁酒来说,本来利润就不高、资金周转就比较困难,国家征税这一措施无疑是雪上加霜。

9年召开新工艺白酒研讨会。在大会上,著名白酒专家、白酒界的泰斗沈怡方老先生指出,目前采用食用酒精生产的新工艺白酒达到70%。随后又点了几个典型的白酒企业,像秦池、孔府家、沙河王等等,都是曾经炙手可热的广告酒。8年震惊全国的朔州假酒案,就已经让当时的人们恨透了酒精勾兑。所以可想而知,在短期内这些广告酒的下场。

秦池酒的没落:

秦池酒自7年衰落以来,到现在都没有恢复,甚至在山东省都排不进前十,更不要说销售额进入全国前十了。现在的秦池酒销售额连五个亿都不到,近些年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大的新闻,真的是没落了。至于秦池酒没落的根本原因,大体分为三个原因需要我们思考。

第一、沉迷于广告酒:

在5年年底,秦池斩获了当年的央视标王,由于标王效应秦池酒大火,直接导致了6年销售额迅速提升。但是在6年,秦池依然选择再度竞选标王。比起5年的样式标王竞价的万,6年标王高达.2亿元,而且这还不包括秦池酒在其他渠道所支付的广告费用。

巨额的广告费用必然要靠提高销售额来支撑,基本上6年秦池酒大部分的利润都用来做了广告。而且要消化掉.2亿的广告费用,这就意味着7年秦池酒的销售额要在15亿元以上,产销量要在6.5万吨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秦池被广告带来的巨大利润冲昏了头脑,认为只要持续打广告销售额就会提升。

所以两年来累计的资金并没有用来扩大产量或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来增强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反而是都用来打了广告。而到了7年秦池仍然选择花巨额费用竞争央视标王,这一次秦池失败了,再加上秦池收购川酒勾兑的消息曝出,秦池酒的销售额迅速下滑。尽管那一年秦池酒的广告铺天盖地,但是7年实际的销售额只有6亿多,之后几年又持续下滑。

第二、生产能力不足:

7年初某报编发了一组三篇通讯,披露了秦池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收购川酒进行勾兑的事实。这组报道被广为转载,引起了舆论界与消费者的极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