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过佛手后,有很多人留言说要喝佛手茶,看来春天憋屈的人不少啊,估计大家多是因为压力大导致的,今天再给您介绍一下佛手的姊妹:香橼,她俩可是闺蜜哦,常常结伴同行……
香橼,芸香科枸橼或香圆的果实。枸橼为小乔木或灌木,叶片长圆,果多卵形,柠檬黄色,昨天的佛手就是枸橼的变种;香圆为乔木,有翼叶呈心形,果多圆形,橙黄色。二者虽异,但入药同名,都叫香橼,有时也写作香圆。能疏肝理气,化痰宽胸,功同佛手,处方常佛手、香橼并用。如经麸炒,则减其香燥,功效偏于理气和胃。
枸橼是小乔木或灌木,一般不会长高
枸橼的叶片长圆,一年开花多次,枸橼果子圆形或椭圆,柠檬黄色,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柠檬。昨天我们讲的佛手其实就是枸橼的一种变种。
香圆为乔木,不像枸橼,长的很高
香圆的叶子有一个有翼叶,呈心形,一年开花一次,和枸橼明显不同。香圆果多圆形,橙黄色,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橙子。有意思的是香圆成熟的果实可以经霜不落,在树上长数年之久,每年秋冬季节果实渐渐变黄,开春时又开始回青,在树上生长时间越长,其皮肉就更加细嫩香甜。
枸橼、香圆,表皮都疙里疙瘩,很粗糙,顶端突起,都散发着特殊的香气,看上去特别眼馋,您是不是觉得这是很好吃的水果?切开之后你就傻眼了……,这俩家伙,都是皮太厚,厚到几乎没有肉,而且不易剥离,香圆的断面还是白色的,吃起来又酸又苦。
二者虽异,但入药同名,都叫香橼。处方可以写作香橼、香圆。
香橼的药用价值
疏肝理气,化痰宽胸
刚才讲了,佛手其实是枸橼(香橼)的一种变种,都是柠檬黄色,只是佛手逐渐举起了拳头,伸开了手指,所以香橼的功效和佛手基本相同,因此中医开方子时经常佛手、香橼并用。
香橼如果经过麸炒,能除祛它的香燥,功效偏于理气和胃,对慢性胃炎、气滞胃痛、消化不良等均有良好疗效。
至于香橼的用法,请您翻阅昨天的佛手(回复)
本草中的一药多源
枸橼、香圆不一样的植物,为什么入药叫一个名字?
这和本草历史有关,我们现在用的中草药都是从古书记载传承下来。古人哪有照相机,记录中草药原植物的样子最开始用文字描述,后来也通过绘图描述(比较有影响的是宋朝的《本草图经》)。
但文字、绘图怎么都不能像现在的照片一样真实反应原植物的样子,加上印刷技术、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人们对本草著作中描述的植物认识产生了一些差异,导致相似种属的不同植物被认为是同一中药,流传下来。
后来医家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差异,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就是对本草历史是那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考订的代表著作。很多草药虽同名异物,但是功效相同,疗效无异,现今我们就默认这种了现象了。
其实现在我们还在将枸橼、香圆混用,由于小永未见过实物,在搜集整理图片时,费了很大周折,结合《药用植物学》描述,才区分开枸橼和香圆的图片。网络搜索香橼,发现枸橼、香圆混称杂乱,干脆还有人说枸橼又叫香圆,很多人照着百度百科,复制粘贴,以讹传讹。
(还有一种植物叫做香泡树,药典称即是枸橼,小编还未考证明白,也担心弄错,误导大家。如果有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