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题膝骨关节炎中医观的再认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关节炎不是冻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恶补一下基本知识。

关节炎也就是在人体关节部位发生的炎症,主要特征是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会关节残疾。

最常见的关节炎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关节炎,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

然而,这两种关节炎都跟“受寒”没有关系。

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创伤、关节形态异常等,但不包括寒冷。

关节可以理解为一台机器,也会有“使用期限”,当机器的使用到达一定时间,耗损达到一定程度,软骨会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软骨下的骨质增生并形成“骨刺”,导致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这便是骨关节炎的主要成因。

受风、着凉、寒冷并不会直接导致骨关节炎,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寒冷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可能是遗传导致,也可能是药物影响,但都跟寒冷没有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关节炎是由于微生物的直接感染所致,比如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核。

虽然这些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但寒冷都不是造成它们的原因。

病机“痹”“痿”之说

1.1“痹”之说

中医界学者多将骨关节炎归入“痹”的范畴。“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中藏经·论痹》记载:“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症因脉治·卷三》云:“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故名曰痹。”可见,不必“风寒湿”悉至,痰瘀等亦可成痹。

有研究者就年1月至年12月有关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篇中医期刊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从中归纳膝骨关节炎常见的病机因子与证候类型,归纳出“瘀”“寒”“外湿”“风”“肾虚”是期刊文献报道的最常见病机因子,而“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是文献报道较常见证候类型。结合膝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可见将膝骨关节炎归入“痹”的范畴有其依据。

1.2“痿”之说

以膝骨关节炎患者从起病到进展,包含中间症状缓解期的全过程来看,疼痛的症状往往只在某一阶段较为突出;而骨骼肌的萎缩和肌力降低即所谓的“痿弱不用”的临床表现,一直持续甚至早于关节疼痛症状的出现便已开始。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膝骨关节炎当归入“痿”的范畴。

痿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素问·痿论》论述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又“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张从正认为“弱而不用者为痿”;吴崑则称“痿与萎同”,指弱而不用之意。因而医家多认为凡属形体弱而不用的疾病,皆可归为痿。是故,将膝骨关节炎归入痿的范畴,亦具合理性。而现代基础研究表明,在膝骨关节炎发病之前,关节周围骨骼肌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业已开始发生;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的退变也远早于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包括软骨细胞功能数量的异常与软骨基质的代谢失衡;而在关节退变早期,软骨下骨发生高骨代谢性的骨质疏松样改变,病理生理改变也符合痿“骨枯而髓减”“弱而不用”的特点。

1.3“痿”“痹”并存

以发展的观点来看,膝骨关节炎疾病常呈阶段性的进展变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病证特点。《医学入门·外集》提出“痹久亦能成痿”。叶天士指出:“大凡邪中於经为痹,邪中於络为痿,今痹痛全止,行走痿弱无力,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法当温养通补”,又提到“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可见在病程不同阶段,痹与痿是可相互转化或并存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结合当代临床实际情况,石印玉教授等提出该病属本痿标痹的观点,理论基点有下:其一,骨关节炎发病符合痿证特点。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以后,女子六七,男子六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进而肾脏衰,形体皆极,临床所见,呈筋急而挛,膝软动作牵强等,病机上多有肝肾不足发病的基础。其二,从疾病发展阶段观察,骨关节炎从早期至后期有痿的临床表现。其三,在临床治疗上,从痿治骨关节炎也多能取效。认为骨关节炎属标痹,因骨关节炎具有痹痛的临床症状,“瘀”“寒”“湿”“风”常为诱因,病机特点是先痹后痿。因此从总体上讲,膝骨关节炎当属“本痿标痹、痹痿并存”。

辨证“筋”“骨”之别

骨关节炎病位通常被认为在骨而非软骨,因此被命名为“osteo-arthritis”而非“chondral-arthritis”,及至今日骨关节炎被认为是以关节软骨退变为病理核心的全关节疾病。在我国,骨关节炎属于“骨痹”或“骨痿”,亦是由于医家认为病位在骨。

中医骨伤科学以其研究对象决定在重视全身脏腑气血的同时,尤其注重局部筋骨病变的诊治。根据《素问·五藏生成》“诸筋者皆属于节”的论述,筋指紧密连接于骨关节的一部分组织,如现代解剖学之关节囊、滑膜、肌腱、韧带、肌筋膜、软骨和椎间盘等组织;同时筋具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司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

尚天裕教授提出“筋骨并重”原则,其中“筋”包含有肢体活动功能的意思。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主要依赖筋的收缩和弛张功能。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加以包裹约束而形成关节,故《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内经》中多处提到:“筋骨坚”“筋骨劲强”“筋骨隆盛”“骨正筋柔”“筋挛骨痛”等叙述,可见“筋”与骨骼关系密切。正常情况下,筋骨紧密相连,各归其位,通过筋的“束骨”作用,维系着骨关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关系,并完成生理范围内的各种功能活动。

“膝为筋之府”,筋与关节尤其是膝关节的生理病理实有莫大干系。现代病理解剖学研究,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变主要病理特点,同时病变累及关节全部组织,包括关节软骨、肌肉、滑膜、关节囊、半月板及软骨下骨,其中,除软骨下骨其他组织外都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

临床诊疗中,除通过X线检查可见骨质硬化增生改变外,体检可发现的压痛部位除关节间隙“骨缝”外,常见于滑囊、半月板、肌肉的止点等筋的部位,患者常伴有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腘窝囊肿等骨外病变。MR技术在临床的普及,也得以观察到骨关节炎患者诸多软组织与软骨的改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筋”是膝骨关节炎重要的发病部位。“筋”“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以病机而言,筋属肝,骨属肾,肝肾同源,肝肾病变常并见且相互转化,而筋骨也常见同病。由病症可见,筋的病变包括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异常改变,筋强、筋歪、筋断、筋弛、筋纵、筋挛、筋长、筋缩等多种形式,直接影响“主束骨而利机关”功能,伤筋则骨不正,如股四头肌肌力减弱或交叉韧带的损伤都可致膝关节失稳。

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是关节生物力学条件改变,在实验研究中也常通过切断部分韧带造成关节失稳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而骨折等病变,如影响关节面完整性与关节力线改变,也会引致软骨退变。尤其在骨关节炎后期关节骨端膨大、软骨丢失、关节间隙变窄失去对称,为将关节维持在新平衡点上,关节周围的韧带与肌肉将承担异于常态的力度,长时间的积累则带来筋弛、筋挛、筋缩,结果令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由上可见,骨关节炎的病变累及“筋”“骨”,两者密不可分,尤其“筋”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治疗“内”“外”兼顾

临床治疗是理论探讨的回归点与意义所在。通过探讨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实验研究,可见在骨关节炎的疾病过程中,“痹”“痿”并存,在内肝肾不足、经络痹阻,在外则筋骨失和。

骨关节炎多起病于中老年,由“肝气衰,筋不能动”进而“肾藏衰,形体皆极”,气血亏虚,在体则“筋”“骨”失养,而见“弱而不用”“骨枯而髓虚”发为筋骨之痿;又气血虚衰,血滞经涩,易受风寒湿侵袭或痰瘀留滞经络,气血行更失其畅,发为筋骨之痹,痹久亦可成痿。骨关节炎病程漫长,在治法上大多患者的多数时段宜益肾健骨,更宜柔肝养血润筋;而在标“痹”突出的阶段,宜于通络开痹,或活血或祛风或散寒或除湿,对证投药则宜。

内服药物的优点,在于可兼顾全身气血经络脏腑,由整体而治局部。骨关节疾病的特点是关节局部症状明显,经络气血不贯、筋骨不和而有定位,针对关节局部的外治法常可获效。

局部外治值得重视,理由如下:其一,局部治疗如敷贴熏洗,定位明确,药物可直达病所,热敷能促血行畅通,舒缓筋络;其二,手法治疗既可改善局部气血循行,亦可舒活经筋,缓解关节拘挛受限等,此作用内服药物较难达到;其三,针灸治疗既可改善局部气血,止痛效果确切,也可调整全身内外脏腑经络之气,针刀治疗可松解筋的粘连;其四,患者多属中老年,常并患多种内科疾病,而局部外治可减轻患者内服药造成的脏器负荷。

膝骨关节炎的外治当以筋为主要对象,从“筋”论治,平衡软组织,减轻关节塌陷变形而致的功能活动障碍、减除疼痛,使筋柔骨正。此法治疗应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为理念,反对消除骨质增生为目的的错误治疗观念。

年圣药—伸筋活络丸

(患者反馈图)

伸筋活络丸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强筋壮骨的功效;对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等症具有独特疗效。

采用:

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活血通经。

当归:补血,活血。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杜仲: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续断:调血脉、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疏湿浊中阻,辟毒消寒,引药之精。

木瓜: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包括甲流在内的病毒侵袭。木瓜果实中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功效。

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珍珠透骨草:肝经,能祛风除湿。

伸筋活络丸主要选取十一味中药材,集个性之特长,组合方之妙用,味辛能散能行,辛升苦降,相反相成;既有祛风散寒之矛,又有镇定止痛之盾,还有温补脏腑之营

伸筋活络丸歌诀

制马川草木当归

川牛炒杜续断香

全蝎联合珍珠草

一天只服一次药

夜间拔风有奇效。

三百年历史传承

风湿圣药中杰造。

咨询电话(telephone)请拨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