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赛道的繁荣是虚假繁荣吗?
如今上市酒企财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不妨从财报出发看待这个问题。
营收方面增长仍旧是各家财报透出的主旋律。年龙头贵州茅台营收亿,同比增长11.8%;第二名五粮液营业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15.51%;第三名洋河股份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20.14%;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分别营收亿以及亿,分列第四第五。
虽然行业前五营收在持续增长,但是一个诡异的现象是资本市场上,今年前四个月19家上市白酒企业却累计跌幅-3.42%~-50.09%。
资本市场的下跌,似乎更多代表着市场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不足,那么白酒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白酒的长期价值逻辑究竟在哪?
高端与中低端分化加速,终端动销或影响市场预期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去年全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完成万千升,同比下降0.6%。也就是说,如果单从产量的角度来看,行业确实出现了下滑。
前五大上市白酒企业营收在持续增长,行业产量却出现下滑,背后的原因在于白酒高端市场与中低端市场进一步分化。
一方面,品牌上“富者越富,强者越强”。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与其他品牌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另一方面,行业前五内部也在分化,茅台跟五粮液之间,茅五跟洋河、汾酒、泸州老窖之间的都在进一步分化。
分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高端酒的需求不能被有效满足。
近来白酒企业纷纷提价,五粮液向茅台看齐,泸州老窖向五粮液看齐,都是想去填补这部分高端市场的需求空缺。
在过去,由于市场消费能力提升,市场对于高端白酒需求在不断增加,于是,便出现了高端品牌“递补”的现象。市场上买不到茅台的人可能会去选择五粮液,买不到五粮液可能会去选择泸州老窖。
对于二线酒企来说,高端化其实也是在“夹缝求生”,虽然价格对标茅台、五粮液,但增长其实来源于茅台、五粮液覆盖不到的需求,并非真正的高端品牌实力,本质上是市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随着茅五产能释放,这部分市场竞争力究竟打不打得过茅五还很难说。
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中高端酒成为上市酒企业的营收、利润支柱。
高端酒成为支撑白酒企业营收利润增长的关键。
从个体视角看,以泸州老窖为例,公司高档酒营收占比达到了98.12%,营收达到了亿元。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泸州老窖集团在今年3月份发生人事变动,刘淼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未来泸州老窖如何布局市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