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酒界的“伤疤”,本地人都赞不绝口,到了外地却遭人嫌弃
广东位于岭南以南,南海之滨,背靠祖国大陆,面向东南亚,拥有最长的海岸线,是我国的南大门,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和富足的水源,使得广东本地所酿出来的美酒香醇可口。
广东人酒量不怎么样,但却是全国酒类消费大省,在很多外地酒企看来,广东白酒市场可谓是一块“大蛋糕”,近年来,外地酒不断涌入广东白酒市场,使得广东本地的白酒只能夹缝生存。
都说好酒不出川贵,实际上,广东也是盛产美酒的大省,目前,广东白酒混得比较好的就是石湾的玉冰烧、梅州的长乐烧、佛山顺德的红米酒以及九江镇的九江双蒸,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广东三液”现在只剩一款。
要知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广东三液”可是相当辉煌的,就连茅台、五粮液都要让其三分,可惜现在“广东三液”就只剩下飞霞液了。
随着外地酒的不断入侵,广东本地的酒越来越难以生存,再加上广东白酒的包装都偏向土气低端,香型也比较小众,受众面比较窄,让很多酒友在请客时都觉得拿不出手。而一向低调的广东人对本地的白酒品牌也是不吹不炒,自然就让广东本地的白酒名气不佳。
因为广东白酒太“佛系”,不争不抢,才会让广东的白酒深受“重创”,这些酒也成为广东白酒界的“伤疤”。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广东白酒界的“伤疤”,每一款都是广东白酒的经典,看看你都喝过没有。
梅鹿液
梅鹿液是“广东三液”之首,它的风味、口感等也最接近茅台酒。70年代的时候,梅鹿液的酒厂还派出好几批骨干到茅台学。
梅鹿液酒色透明清亮,入口绵软柔和,醇和甘爽,空杯留香持久。年到年是梅鹿液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全国各地的酒友来广东只为寻到一瓶纯正的梅鹿液,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广大需求,梅鹿液开始扩大生产,只可惜年的时候,梅鹿液因为不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不久之后就面临破产。
梅鹿液的停产无疑是广东白酒界的一大“伤疤”。
凤城液
凤城液酒香馥郁迷人,细腻圆润,风味协调,饮后唇齿之间都是浓郁的酒香味。
产于广东顺德酒厂,在茅台酒的工艺上进行了创新,年还被评为“广东名酒”,曾名盛一时,被酒友们称为广东顶级白酒的标杆。
只可惜凤城液也没逃过90年代的酒业大洗牌,在年的时候也面临停产,虽然现在顺德酒厂还在生产凤城液,但酒厂生产的酒都是以红米酒为主,凤城液也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味道,酒友们也不买账,东山再起对于凤城液来说相当困难。
凤城液的没落无疑给广东白酒界增加了一道“伤疤”。
玉冰烧
我们都知道广东人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会吃”、“能吃”、“敢吃”已经成为广东人的三大标签,而在饮酒这方面,广东人也是“会喝”、“敢喝”。
玉冰烧酒是豉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煮熟的大米拌入酒曲再加入水装入罐中自然发酵,蒸馏出的新酒与肥猪肉浸泡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豉香风味。
在广东人民的酒桌上,总有一杯晶莹剔透的白酒摆在桌上,它就是玉冰烧,猪肉成就了玉冰烧独特的风格,但同时也拖累了玉冰烧,很多外地人对玉冰烧多是望而却步的状态,这也是玉冰烧在广东很受欢迎但却迟迟走不出省的原因。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白酒市场上,各家酒企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想要赢得酒友的心,既要保证酒水品质,又要学会经营,跟上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被淘汰。
现在依然有很多酒厂不吸取教训,依然坚持走传统路线,现在是信息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不宣传、不自荐只会惨遭埋没,下面这款酒就是这样。
缘得仿台酒
缘得酒的酒厂位于贵州省茅台镇,距离茅台酒厂仅有多米远,原料、工艺与茅台酒如出一辙,红缨子糯高粱+小麦+赤水河水+大曲坤沙工艺,再加上“”的工序流程,酿出的酒口感以茅台酒很相似,如果不看包装,喝过这款酒的酒友还调侃道“如果不看包装,还以为自己喝的就是茅台酒”。
这款酒就是因为不会经营,缺少曝光度,所以才会迟迟走不出贵州省,要知道这款酒在贵州本地还有“小茅台”的称号,当地酒友更是对它情有独钟。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