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卷三记载:“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副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把人灌醉了,全杀了!震惊!
其二:
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中提到押不卢(曼陀罗):“汉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卢,土人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痹而死,加以刀斧亦不知,至三日,则以少药投之即活。”——被砍了都不知道!恐怖!
其三:
宋·窦材所著的《扁鹊心书》记载为证:“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方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是由曼陀罗花、火麻仁花共研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艾火灸痛都感觉不到了!神奇!
其四:
明·梅元实《药性会元》:“羊踯躅花,不可服,误则令人颤抖昏倒一昼,如用,可拌烧酒蒸三次,即无虞矣。同它罗花(即曼陀罗花)、川乌、草乌合末.即蒙汗药。”——江湖奇方出现!
其五: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自己服用曼陀罗花之后出现的神秘感觉:“相传此花,笑来酿酒饮.令人笑;舞来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醉.更令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又云:“八月来此花、七月来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大医学家亲身试药,可敬!
《本草纲目》中的曼陀罗条其六:
明人魏浚在《岭南琐记》及清人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同样记载:“用风茄(曼陀罗)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可惧!
2曼陀罗几段纪实中共同的主角就是——曼陀罗。
曼陀罗又名风茄儿、山茄子、大颠茄、颠茄、闷陀罗等。曼陀罗花又名洋金花、押不芦、山茄花、胡茄花、风茄花、天茄花等,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干燥花。
细细地看一眼:
花渐全开
花已开
花落结实待花开
可是,千万不要被看似曼妙的曼陀罗花迷住了,这种植物的毒性几乎遍布全身,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
3何以命名“蒙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江湖奇方之一的“蒙汗药”,相传即为曼陀罗花朵晾干后,磨成细粉而成。
曼陀罗花自身气味辛苦,故用酒来调和能掩饰其味道。同时,酒精本身的麻醉作用与曼陀罗配合更是相得益彰。
何以命名“蒙汗”,旧解颇多,莫衷一是。
其一
“蒙汗为闷之反切”——日本学者丹波元简和田宗俊从音韵学的角度,认为“蒙汗”为汉字“闷”(闷倒)的反切,此说开辟了音韵学介入的先河,颇有影响。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为一个汉字注音。民间常用“反切”来隐晦其名,借“隐语以秘其方也”。因此用“蒙汗”来隐指“闷”药,并非无理。(跟猜谜语似的);
其二
“蒙是蒙昧,汗是汉的简借字”——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蒙汗有“使汉子蒙昧昏迷”之意,简单直接,从者不多;
其三
“蒙汗即是暝眩[míngxuàn],因其音同,故错成蒙汗”——另有学者认为,“蒙汗”通“瞑眩”一词,亦是音韵角度的阐释,未得广泛认可;
其四
“蒙”与麻药之“麻”字,迷香之“迷”字相通——少数人认为,“蒙”与“麻”语义相通,以动、宾结构形式构成词汇,这是一种古文的语言现象,可以看作对第一种解释的补正;
诸家之言,莫衷一是。
“蒙汗”新释则颇为简洁:“汗出不畅”是也。从药理学角度讲,蒙汗药服用后“汗蒙而不发”故名“蒙汗”,明白晓畅且符合常识,就是——不出汗。
从宋代开始,蒙汗药出现在各类笔记、小说、话本、戏剧和唱词中,可谓行走江湖的必备“良药”和“损招”。
《水浒传》经典章节——“智取生辰纲”:晁盖等用巧计将蒙汗药撒入酒桶,赚得杨志手下争饮药酒,结果杨志一行就在晁盖等人“倒也、倒也”的嬉笑声中瘫软如泥。蒙汗药就是如此神奇。
4蒙汗药的毒性现代化学分析表明,曼陀罗花的主要成分有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托品等。
此三种成分在临床上都有麻醉致幻的作用。可阻断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人服用蒙汗药后可迅速导致昏睡,经过一段时间后方有苏醒的可能。这中间何事发生,则浑然不觉。
蒙汗药亦能溶于酒水。酒色和酒味可掩盖蒙汗药自身颜色及味道。下药之酒往往色浑,味苦,因此只要有经验,警惕性高,人是可以发现的。
而现代蒙汗药则无色无味,没有任何味道,很难辨识。
常于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症状,与阿托品中毒症状相似,有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跳增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出现阵发性抽搐及痉挛。此外,尚有体温升高、便秘、散瞳及膝反射亢进。
以上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12——24小时后进入昏睡、痉挛、紫绀、最后昏迷死亡。
5解药和很多著名毒药一样,蒙汗药是有解药的:
用冷水喷面或强灌特制的药汤,就能使人体内的药性很快散去,苏醒过来。唐孙思邈《千金方》中亦说:“甘草,解百药毒。”
李时珍则说得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今之解毒重在对症:洗胃、导泻,亦可用毒扁豆碱缓慢静脉注射对抗。另用冰袋及乙醇擦浴以降温,尤其是儿童中毒者。
小小曼陀罗花,落入别有用心之人手中,借以谋财害命,终非善物。
花本无辜,何谈毒也?
是毒是药,只在人一念之间。
END一起在看医药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