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传媒招聘业务/销售代表,学历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限,只要你够努力,够勤奋!
试用期一个月,转正后工资底薪+全勤+高提成+公司其他福利
联系人:刘总联系
“有人用猫头鹰泡酒,祛除风湿,
被泡酒的猫头鹰瞪圆双眼,
好恐怖!”
微博
博物杂志发的这一段文字和图片,
曾令不少网友大为震惊。
而这条博文只是掀开了
自制浸泡酒乱象的一角!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自制浸泡酒自然成为他们养生清单上的重要一项,酒里面泡的除了枸杞等一些植物外,还有老鼠、蛇、蜜蜂蜂巢、马蜂、黑蚂蚁,甚至还有蜥蜴…
然而,自制浸泡酒在掀起一股养生风的同时,却频频引发危及饮用者生命的安全隐患↓
广东河源紫金县工人因饮用断肠草浸泡的药酒,3人死亡,另有12人中毒;
重庆璧山区一酒楼发生一起药酒中毒事件,15人因为饮用药酒中毒,其中5人不幸身亡;
江苏扬州一女子因喝了自酿的葡萄酒中毒,经医院洗胃才好转…
仅统计食药监部门最近一两年的通告,广西、安徽、云南、重庆、广东等地便先后发生了多起饮用自制浸泡酒发生的中毒事件,多人因此丧命。
自制浸泡酒存在哪些销售乱象?
安全隐患到底有多严重?
民众在认知上又存在哪些误区?
为了对民众饮用自制浸泡酒进行理性消费引导,近日,在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广东省健康产业研究院、医院、广州中医院等机构的专家指导下,南方日报调研团队对河源、梅州、韶关三地的自制浸泡酒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发布自制浸泡酒调研报告。
点击视频↓↓
看自制浸泡酒真相调查
自制浸泡酒销售乱象
乱象1
老鼠、蛇、黑蚂蚁…什么都敢往酒里泡
调研人员在河源市区进行调查时发现,在一条米不到的街道上散布着十几家出售自制浸泡酒的商家。
在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店铺内,墙边的四层架子上每排放着10-12瓶自泡酒。自制浸泡酒的种类繁多,果酒包括青梅酒、杨梅酒等,动物酒包括蚂蚁酒、地蜂酒,其中以药材酒最多,里面放置的原料包括玛咖、鹿筋鹿鞭、北芪杜仲、鸡血藤等。
此前,有河源当地人表示“没有什么不能拿来泡”,老鼠、蛇、蜜蜂蜂巢、马蜂、黑蚂蚁,甚至蜥蜴等都被制作成泡酒。
“我们这里,还有人把猫头鹰拿来泡酒,只是很少见,毛都不拔,还是活的,直接拿酒精清洗一下,丢进罐子中泡酒。”一位河源当地人如是说。
乱象2
宣称“十全大补”,泡了什么商家却“一问三不知”
调研人员走访梅州时看到,其中一家店靠近收银柜台的墙上摆了满满一排的自泡酒,主要以梅子、桔子等果酒为主,还有蜂巢酒、风湿酒、十全大补酒等。
据该店老板透露,自己家的泡酒一般是两年多出坛,有二十多种,会供给餐饮店。但是当被问及风湿酒和十全大补酒中添加了哪些药材时,该老板却模糊地回应说是“老中医开的,按方子拿”。
河源的一家酒铺出售的十全大补酒,原本是满满一坛,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根据店内张贴的海报显示,十全大补酒的功效包括温补气色,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以及四肢不温等,售价18元/斤。店主表示药材是自己搭配的,但被问到十全大补酒具体有哪些成分时,店主也只说出其中一味是“人参”,其他药材也不了解。
在韶关仁化县一家小作坊里,架子上摆着蚂蚁酒、马蜂酒以及用淫羊藿和海马混合泡的酒,对于这些药酒的功效,老板娘不愿多谈,让调研人员“自己上网查”。
乱象3
没有商标、标识,属典型的“三无”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调研人员在走访中发现,这些在市面上销售的自制浸泡酒的外包装上完全没有产品信息,除了配方不清、功效不明外,生产日期也是空白,大部分都没有任何商标、标识,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自制浸泡酒安全隐患
隐患1
动物身上的寄生虫、病菌随酒入肚
不少人认为,动物要活的泡药效才更好,抓到老鼠、蛇、猫头鹰,不拔毛,酒精冲洗,直接放入酒中浸泡。
对此,广州中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姚媛表示,猫头鹰、老鼠是否有药用作用不明确,不经处理的动物羽毛、皮肤中可能含有寄生虫或者虫卵,直接泡酒饮用有很大风险,用新鲜动物尸体直接泡制药酒的方法,肯定并不可取。
姚媛还指出,老鼠、猫头鹰、甚至蜥蜴是否有药用价值,目前并没有得到相关的研究证实,而像马蜂这种体内含有多种致命生物毒素,更不赞成泡酒服用。而像蛇、黑蚂蚁虽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药效,但并非所有的蛇类、黑蚂蚁都可以入药酒,对于毒性较大的品种也不建议泡药酒。
姚媛建议民众不要轻信偏方,盲目饮用自制浸泡酒。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医院进行检查,对症下药。
隐患2
有些药材毒性大,贸然泡酒会中毒
有人认为,用毒蛇、马蜂泡酒,以毒攻毒,祛风湿等疗效好。
对此,姚媛表示,并非毒性较强的药材泡酒都能起以毒攻毒、治病强身的效果。这类药材泡酒服用极易发生中毒,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等含乌头碱的药材,这些均是国家明令规定的毒性中药材品种。服用含有这类药材的自制药酒,出现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除了毒性药材,一些滋补性药材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浙江临安的一患者因头发虚白,使用生何首乌泡酒服用,服用3个月后出现肝功受损的情况。
为什么民间有些自制浸泡酒会引起中毒?医院邹旭教授介绍↓
首先是选择了有毒的药材来泡制药酒,这是关键点。乌头碱是民间自制药酒中毒事件频发的元凶。如生草乌、生川乌等中草药中就含有乌头碱成分。民间用生草乌泡酒治疗风湿及疼痛,是因为乌头碱易溶于乙醇,因此特别容易中毒。误服外用的草乌药酒,只需要一小口(10毫升)就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其他有毒性药物还包括生草乌、马钱子、草乌、川乌、全蝎、蜈蚣等。
其次,民众泡药酒使用的药材,如川草乌等没有进行炮制,直接拿来泡制,且没有控制好酒与药的比例,也会导致中毒,因此不建议民众使用这些有毒性药草来泡药酒,药酒外用相对更安全,如果内服的话,建议民众控制药酒饮用量。
中国医药网显示,自制浸泡酒中有四类中药最容易引起中毒。
其一为马钱子,该药毒性较大,长期服用可引发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其二为川乌、草乌,该药煎煮后,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其三为水蛭,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
其四为苍耳子,该药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等,超量引用可导致中毒,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头痛、烦躁等症状。
隐患3
时间过长,浸泡物产生霉变
调研团队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都会强调,酒越泡越醇、越放效果越好,尤其是动物泡酒,如果浸泡时间太短,味道太腥。
对此,姚媛表示,一般情况,酒精含量达20%能防腐,酒精含量达70%以上有消毒作用。但酒精含量70%以上的酒基本不适合饮用了,所以不要简单认为是酒、含酒精就能消毒杀菌。尤其是家庭作坊,安全卫生条件难达标,存在潜在风险。浸泡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动物药酒有可能会变质。而且,装酒的器皿密封不好,酒精挥发较快,在闷热的环境下,酒精挥发就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消毒、防腐作用都要大打折扣。
泡酒并非越陈越好,专家认为,普通药材夏季浸泡时间为5-7日,冬季浸泡7-14日,坚实的中药需要时间稍长一些,果实类的泡制时间可以短一点。如果泡的时间过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降低反倒可能产生霉变,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
对于自制浸泡酒的乱象,以及其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进行严查,并对广大民众进行科普教育,不要盲目自制、饮用自泡酒,不喝无标签标识、浸泡药材成分不清等来历不明的自制浸泡酒,而应选购正规酒类生产企业的产品更有安全保障。
没想到自制浸泡酒
安全危害这么大
动动手指扩散出去
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分危险!
酒集道,平舆酒水全渠道供应商
招聘营业员、业务员各3人,两班倒,每天上班8小时。
地点:解放街西段清河苑北门西
需要互联网,就找平舆之窗!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团队,提供信息发布、网站制作维护、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视角,每晚九点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今日话题最近,云南白药摊上了大事!一篇题为《医院医生愤怒发言:这种牙膏年销量30亿,却把老百姓坑惨了》的文章刷屏了!一名医院的医生称,云南白药牙膏里含有处方药,从而达到了止血的效果。这款打着中草药牙膏名号的牙膏,其实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紧接着,另一件麻烦事又来了:知名男演员杨洋又把云南白药告了,并索赔万元!现在的云南白药,处境有点尴尬!
01
云南白药牙膏被指添加处方药
平时,很多人刷牙时都会牙龈出血。
电视上也有很多广告,号称可以治疗牙龈出血。
买回来试了下,果真好像止住了!
到底是什么起作用了呢?真的是牙膏里某个独家秘方见效了吗?
最近,一位名为科普医生博雅,实名认证为医院血液科职业医师发文称,她在云南白药中草药牙膏中发现了氨甲环酸,而这氨甲环酸是医生常用来止血凝血的处方药。
随后,这篇题为《医院医生愤怒发言:这种牙膏年销量30亿,却把老百姓坑惨了》的帖子迅速引发了热议!
当然,云南白药不止是在这个配方上惹上风波,版权官司也来了。
因为其擅自使用含有其肖像的图片、视频进行产品宣传,
杨洋把云南白药给告了,并索赔偿万元。目前,案子已经开审了。
说到云南白药这个牙膏,价格还不便宜,一只售价近30多元。。。
即便如此,它的销售额还是逐年升高,去年更是达到40亿人民币,
占整个云南白药集团全年销售额的1/5。
我想大多数消费者还是看重了厂家宣称的含有云南白药活性成分。
厂家明摆着抓住了老百姓抵制西药的心理,打着“安全靠谱”的中草药幌子。而现在却告诉大家,这里面有西药氨甲环酸。
这不明摆着坑人吗?
说到氨甲环酸这个东西,它是处方药,又名凝血酸,有止血美白等作用。我们都知道,处方药是受严格控制的,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其他的潜在影响,所以不能随意购买。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但现在,它却出现在我们每天使用的牙膏里。
你以为在刷牙,其实是在吃药而已!
虽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但这牙膏添加了处方药,却连剂量都不注明!
而且这药的不良反应也是有的,如果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严格来说,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诚信事件。
另外,网友们还指出了云南白药另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牙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型牙膏,另一类是功效型牙膏。
市面上的牙膏,功效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美白、防蛀、止血、抗敏感。
知乎网友
吃完就饿指出,中国在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功效型牙膏标准》规定,功效型牙膏必须由口腔医学机构出具的功效验证报告为依据,并在包装上标注QB。比如这款标注了剂量的含氟牙膏(0.14%):这一看就知道是功效型牙膏了。
我们再看看云南白药。它添加了氨甲环酸,号称能止血,那肯定是功效性牙膏了。
但它标注的却是普通牙膏的编号GB,或者是Q/YBY30(企业标准)。
这意味着,它并没有由口腔医学机构出具的功效验证报告。这么明目张胆的欺骗老百姓真的好吗?
02
云南白药回应:保密配方不能透露
这事爆出来后,云南白药回应了,我们看看公关咋说的。
这回应大致意思就是:
1.谁说我们骗人了,包装盒上牙膏成分写的清清楚楚!是你们一直不看罢了。
2.止血不光靠氨甲环酸,我们的云南白药的药物活性成分才是起了主要作用。
至于是什么成分嘛……
对不起,这是国家机密,普通人查不到的。
保密配方不能透露似乎已成为云南白药公司的“尚方宝剑”。
既然公关把话题引到了云南白药身上,那我们就说说这个神秘的
云南白药。
据时代周报报道,实际上,近年来,云南白药所含毒性成分已引起
多地多起中毒病例,甚至被指导致多人死亡。
之前有多起涉及云南白药被诉的官司,云南白药均以“国家保密配方”予以回击,拒绝透露其药物成分,诉诸法院的多名患者也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正如该公司所说,在中国,云南白药是一种神奇药物,虽然大家常用它,却几乎不知道它的成分。
因为它在几十年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药制剂,其配方属于国家机密。
云南白药也一直以“国家保密配方”作为营销的噱头。
其实,这也就唬唬内地的消费者罢了。之前,香港卫生署、澳门卫生局曾发文禁售五种云南白药制剂。因为其配方中含有剧毒成分中草药乌头。
这个东西可以麻痹神经,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过量使用可导致中毒死亡。
年,云南白药想要打入美国市场,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申请把云南白药酊作为膳食补充剂(也就是国内所谓“保健品”)上市。
为什么不申请作为药物上市呢?因为要作为药物在美国上市必须有临床试验能够证明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云南白药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证明不了,所以只能申请作为保健品上市。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品,美国都不允许有什么国家保密配方,都必须详细列出所有的成分。
所以,云南白药在美国销售时标注了成分及含量.而在国内销售时从未标注成分及含量,这“国家保密配方”从何而讲?
虽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强调,草乌经过炮制后毒性基本消除,但在欧美等国,草乌普遍被禁止用药。欧美禁止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禁止,为何如此内外有别?
我们需要一个说法!
告知老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