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尹锋风水寻龙要诀五
TUhjnbcbe - 2020/12/23 15:03:00

风水寻龙要诀

(五)

尹锋

五、出身护送

出身

龙之出身者,乃祖山发脉离祖分行之处。一祖之下,龙分其类,其美恶吉凶各有所现。若出身发脉特异不凡,则前行剥换转变必结富贵大地;如出身不美或转换变凶,结地亦为凶象。若开帐出脉,辞楼下殿,护送有力,磊落不凡;或五星归垣,中心出脉,夹护拱照,气宇轩昂,枝叶繁衍,屈曲活动,必结富贵大地。若怪石磷磷,左崩右缺,满身尖利,煞气逼人,凶龙之象也。若无起无伏,硬直孤单,草死木枯,懒散不聚,贫贱之龙也。《玉髓经》云:“祖宗生龙百龙共,生出来时有轻重;大龙重处在中央,其次龙行枝叶长。”又有古诀云:“寻地须先认祖宗,更于离祖察行踪。辞楼下殿峰峦秀,预识前途异气钟。”先贤薰德彰云:“大凡龙脉初发处,若屈曲如生蛇之下岭,而两边有蝉翼护带者。前去必结大地;其出瘦弱萎靡,不起伏,不活动摺摆,必不结地也。”张子微云:“龙无星曜低低去,此是贱龙出身处。”《堪舆漫兴》云:“辞楼下殿向前行,弃甲曳兵身始清。臃肿牵连无跌断,家资虽有亦须倾。”

龙之出身,又分为干龙、枝龙、垅龙与支龙。论龙不可不辨干枝,论干枝不可不辨大小,以审其力量之轻重。审辨之法以水源而定,大干龙必有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必有大溪大涧夹送,大枝龙则以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以田源沟洫夹送。故观水源之大小长短,则龙之干枝可辨矣。

干龙者,主干之龙也。其分为大干、中干、小干三种,所谓大干者,即为干中之干也。干龙气势如自天而下,其去无穷,止则燕然,千山朝拱,万水归元。正如《龙髓经》所言:“万卒影从成禁卫,千官环列是朝庭。”其龙祖极其高大,而出脉分行之时,气势宏大,耸拔雄伟,缠护绵密,帐幕重重,拥从尊重,贵格全备,有如王者出驾,文武追随,大将赴敌,三军听命之象。中干龙者,亦与大干同一龙祖,其气势行度略次干大干之龙。小干龙者,有些与大干龙同祖,有些与从大干龙分出,其气势行度又次于中干之龙者也。其来龙皆有数千里数百里百余里者,气势雄伟,力量甚大。此等龙穴遇之,必主帝王将相之大贵,且发福悠久。正如《葬经》所云:“贵若千乘,富如万金。”又云:“若怀万宝而宴息,若具万膳而洁齐。”干龙以低平为贵,其两边星峰耸立,是为护从朝拱。故《疑龙经》云:“正龙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叶送。”

枝龙者,干龙枝脉也,即大龙脉分出之小龙脉也。象树之身,大者枝叶必繁,小者枝叶必少。枝龙亦分大枝、中枝、小枝三种。所谓大枝者,即枝中之干也。其龙皆在大干之中,于出脉行度之时,高大雄伟,亦带种种贵格,星辰耸拔,逶迤起伏,屈曲盘桓,枝脚桡棹,护从有力,缠托起整,穴堂藏聚,四兽有情,下砂有力,水口交锁,其尊贵与小干龙相当,亦有公侯将相之应。中枝龙者,即枝中之枝也。其龙祖皆在小干龙之中,或在大枝之中,其气势行度逊于大枝龙,若配合完美,法度合理,亦主出尚书巡抚之应。小枝龙者,其龙祖皆在大枝或中枝之中。若其星辰秀美,结穴有情,明堂平正,下砂有力,四山团聚,水口关拦,亦可发福,但不能久长。故《发挥》云:“小小形穴,或得三、四节,或得五、六节,不拘穿心,不限脚手,出节便做形穴,仍有朝对关缠,若此者亦可安葬,富贵可一、二人,富可数十年,随其力量皆能有验,但不广大久远。”

垅龙者,高山之龙也,简称为“垄”。以高大雄伟,磊落起伏,逶迤奔走,剥换相生,过峡周密,枝脚蕃衍,护从有力为美;以软弱瘦削,孤龙独脉,砂水反背,丑恶无情为凶。经云:“支葬其巅,垄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垄如足。”黄妙应在《博山篇》中云:“垄龙属阴,其气浮如,最慑风吹。”垅龙结穴多在山麓,但亦有垂脉结穴,落下平地变为支龙之说,此为阴中含阳之象。若粘葬山麓,而以前拖平地为裀褥则误;殊不知龙势未止,微有龟背,隐隐隆隆,穴落平地,法当枕球而葬。

支龙者,平地之龙也。《葬书》云:“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又云:“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止。支之所终,气随而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支龙行于地中,平面倒地,难于检测,惟以相牵相连,察其龙脉。以高一寸为山为砂,低一寸为水为池,察其隐隆之脊,或直、或曲,动辄转十里或数里,始有水分八字之峡,或有石骨微露踪迹,或有银锭束气之脉,面前过水界截,审其随龙之水及诸水聚处为明堂,以求穴向。有草蛇灰线,藕断丝连之脉入穴,结穴之处,自然气聚,或平中有突,或开钳口,或吐唇毡,玉带缠绕,法势合度,必为佳壤。故古贤有:“凡到平洋莫问踪,水绕云从是真龙。”“十里半程无冈巅,平阳沙渍烟尘迷。到此君须看水势,水势莫问江与溪。只要两源相夹出,相锁外结重重聚。”“平沙落雁偏宜水,泊岸浮穴不畏风。”“穷源千仞,不如平地一堆。”“平阳大地无龙虎,茫茫何处寻?东西只把水为龙,下后出三公!”等精妙之论。

护送

龙之护送,贵在两旁山脉护卫众多。《龙经》云:“真龙身上多护卫,山水有情来拱揖。……只有真龙坐局内,乱山却在外为缠。……缠多不许外山走,那堪长远作水口。送在托山若两全,富贵双全真罕有。”皆言真龙融结,必有护从迎送诸山。真龙出脉,如贵人出行,前呼后拥,行者宜避,观者环堵,侍从林立,兵卒执卫。张子微云:“王侯簇卫须随从,出入坐起多迎送。”又云:“万卒影从成禁卫,千官环列是朝庭。”用以形容真龙出脉之势。龙之护从愈多,愈显其贵。古诀云:“护从多爱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绵延。一代护卫一代贵,护卫十重宰相地。两重亦主典专城,一重只出丞薄尉。”又云;“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官。关门若有十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若孤龙独脉,无护无从,则如贫贱之人,家徒四壁,室如悬磬,鳏寡无依。由此可见,单寒之龙,最为无用。故杨公云:“若是孤行无护卫,定作神祠佛道宫。”张子微亦云:“独生独活无人伴,只好焚香作庙居。”

枝龙发脉,须缠护有情,朝迎周密,送从齐整,下手重叠,方有结作。古诀云:“枝龙身上亦可裁,半是虚花半是开。若是虚花无朝应,若是结密护缠回。护缠定要观叠数,一叠回来龙身顾。莫便将为其实看,恐是护龙叶交互。三重五重抱回来,此就枝龙身上做。”

干龙则取远迎远送,大缠大护,如大龙迎送,缠护诸山各有龙脉行度而来,与正龙隔水相会以为用,须在眼界开阔中识之。张子微云:“大地迎送隔江水。”又云:“大龙行到水尽头,或作州县回迤逦。必有高山作外缠,不在身旁数十里。”《龙经云》:“不知干长缠亦长,外州外县山为伴。”又云:“大凡干龙行尽处,外山隔水来相顾。”先哲之言须深思。

注:此文选自尹锋著《解析风水——传统堪舆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易和斋主人

尹锋,年生,祖籍甘肃山丹,传统文化的修习者与实践者,师承国学大家费秉勋教授、俞长江教授。现为:伏羲故里国学院院长,陕西青年电影制片厂文化顾问,欧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院院士,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副会长。曾先后为海航集团、法国JZ药业、天宇毛纺、辰龙集团、华中集团、澳洋地产、亚美地产、辰纪地产、国力地产、腾达地产等企业进行策划指导。出版《掌上奇门》《掌上乾坤一一解析奇门遁甲》《斗转星移一一解开奇门遁甲之迷》《解析风水一一传统堪舆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上、中、下)等,著述二百余万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尹锋风水寻龙要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