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湖南,有个郎中需一种叫寄生黄的寄生植物,便让儿子进山去采。这个植物有好几种长相近似的近亲,此前他特意教过儿子辨认。没曾想儿子从山里回来,带回的依然非他所需。
郎中气不打一处,却也深知,这种植物确实有着迷惑人的本事,只好和儿子再次进山,直到教会儿子清楚区分。
问题来了:寄生黄的近亲有多少?
要了解这一点,先要从寄生黄的种属蛇菰属说起。
蛇菰属外形艳丽,为非专性寄生植物,寄主较多。因产地及品种的不同,分为川藏蛇菰、红冬蛇菰、旋生蛇菰、筒鞘蛇菰、日本蛇菰等。
寄生黄正是筒鞘蛇菰的全草。又名鹿仙草、见根生、地杨梅、土里开花、鹿心草、红菌、牛奶菌、鸡心七、文王一支笔、借母怀胎、九子不离母、葛菌等。
其文王一支笔之名,是因其形状看起来像古代的毛笔,而衍生了文王用其批阅公文的故事。
文王是商周时代的人物,传说他还用文王一支笔为士兵治病,说明寄生黄入药极早。其高5~15厘米。根茎肥厚,近球形,不分枝或偶分枝,黄褐色,很少呈红棕色,表面密集颗粒状小疣瘤和浅黄色或黄白色星芒状皮孔。花茎大部呈红色。鳞状苞片2~5枚,轮生,基部联合呈鞘筒状,故得筒鞘蛇菰之名。寄生黄之名则是由其色彩与寄生之属性而得。
生于海拔~米的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寄主以杜鹃属和栎属植物为主,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陕西等地。
9~10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其它种类的蛇菰
性味苦涩寒,归肺胃肝经。能行气健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补肾涩精。属理气药。醒神治酒积的功效也佳。
选方:
1、治老人头昏:葛菌18克,天麻30克。共研粉,每日早晨用3克加白糖蒸鸡蛋吃。(《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天麻平肝熄风,止痉。是治头痛眩晕的佳药。
2、治痔疮:寄生黄9克,炖猪大肠1节吃。(《贵州草药》)
3、治酒疾,酒醉:葛菌、枳椇子各12克。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枳椇子利水消肿,清胸膈之热。主治水肿证,酒醉,解酒毒。
4、治遗精:葛菌30g,炖肉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5、治心腹疼痛:葛菌、山慈菇、黄荆子各9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山慈菇性味甘凉,微辛。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黄荆子性味辛苦温,归肺胃肝经。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
二药与行气健胃的葛菌共同行气理气,并健胃消食散结,共治病症。
以上就是寄生黄的药用选方,你见过寄生黄吗?见过其它蛇菰属植物吗?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药,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