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孩子学习看似勤奋,实则没效果学会自主切换
TUhjnbcbe - 2021/1/22 3:44:00

竞思专注力

儿童注意力训练知名品牌

1

你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坐在课桌前好几个小时。但是写到凌晨一两点都写不完。

老师反映上课坐得笔直,眼睛也盯着黑板,但是却连最基础的题,都做不出来,下课要问好几遍才行。

班主任说孩子平时看起来学得很认真,但是效率非常低,经常走神,迷迷糊糊的怎么都睡不醒的感觉。

……

孩子看起来学得很勤奋,但是却效率低,学得没效果。老师揪心,家长焦心,孩子自己也苦恼,甚至想放弃,产生厌学情绪。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有的时候你认为的勤奋,只是“能力错觉”。

2

什么是“能力错觉”?

简单来说,就是认知错误,错把“学习了”当做“学会了”,满足于勤奋的表象,没有深入探究自己是否内化知识,是否能应用于实践中。

以为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做得一丝不苟、满满当当了,就是把知识全都掌握了;

以为在书本上圈点勾画,就能把整本书的内容记在脑海里;

以为通过“题海战术”大量刷题,各种题型都能迎刃而解。

这些都是孩子们容易产生的“能力错觉”。都是典型的低效学习症状,不了解大脑的思维模式,做的就是“无用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浪费过多的时间,只会过度消耗学习热情与精力。

那么,如何走出“能力错觉”,告别低效学习呢?

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集中注意力,一刻都不能分神”。“分心”、“走神”、“放松”似乎总是不好的。我们也时常自我告诫:别分心、别放松,再努力一点!

那么,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学习,学习效率就真的高吗?

其实不然。芭芭拉·奥克利博士在《学会如何学习》一书中提出:“大脑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我们将把这两种方式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很重要,都能帮助你学习。”

专注思维模式

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或者某个问题上,专注模式就开启了。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手电筒,这时候启动的是手电筒最强的一档,富有穿透力的光柱打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学习看似勤奋,实则没效果学会自主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