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
(漂亮的文文)
11岁的文文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曾经的她活泼开朗,爱跳爱笑。今年1月份,文文放学后因为口渴,一口气喝下了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约50克山豆根),随后出现口角紧闭、头晕、呕吐等症状,医院诊断为中毒性脑病......
(中毒后的文文)
“山豆根”究竟有多毒?
山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既是其药效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毒性成分,以苦参碱、金雀花碱为主。山豆根的毒副作用累及多个系统,以急性肝毒性、神经毒性、胃肠道为主,引起毒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煎煮时间过长。
(这就是,害人不浅的山豆根)
山豆根中毒表现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为主,两者常同时发生。轻者表现为头晕眼花,胃中有翻腾感,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大汗淋漓,四肢颤抖、无力,心慌胸闷。多数患者可见步态不稳,中重度可见剧烈呕吐与腹泻,肌肉痉挛、全身抽搐,共济失调,视物不清,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嗜睡、休克,昏迷,失去意识,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报道的数据显示,超半数的不良事件是山豆根用量超剂量使用。
为什么爱吃“山豆根”?
一、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临床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中,但是服用的时候有严格的剂量范围。
二、古籍《本草求真》中将山豆根列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其临床疗效确切,因此多有民间验方,用山豆根单味药煎水治疗咽喉疼痛。
三、山豆根在《中国药典》中规定使用量为3~6g(成人一日常用剂量),药性苦寒,有毒。民间百姓煎煮山豆根水当凉茶喝以达到“降火”“消炎”作用进行自我治疗,剂量不好把握,往往凭感觉,这种情况超量比较严重,并且预后多不良。同时,幼儿对于毒性耐受性明显低于成人,因此所有药物应用于儿童时均需要减量。11岁女孩喝了妈妈煮的一整碗的“山豆根”水,超剂量服用大大增加了其毒性作用。
四、从药品的保管角度来说,把药放在大人随手可得的地方,虽然方便了自己,却埋下了儿童误食药品的隐患,孩子的好奇心重,模仿力也很强,所以建议家长在服用药物时避开孩子,并将药品放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另外,要想避免儿童因好奇心误服药物,家长应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药。没病时,吃药反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有些大人的药,小孩是不能吃的。
五、中药尤其是有毒的中药,其使用是要经过中医辨证,并且要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才能使用的,自行服用隐患大。
常用有毒的中药有哪些?
一是,乌头类,如附片、草乌、川乌。附片味辛、苦,性热,入心、肝、肾、脾经,有大毒。
一到了冬天,附片就立马进军大家的食谱,很多地方都有附片炖汤进补的习惯,无论年幼皆食用,日常百姓家中也经常备有草乌泡酒。
二是,商陆,其外形与人参相似,习称小人参、土人参。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功效,外用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云南人食用商陆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误认为是补品“人参”食用和药用;一个是已知是商陆,但是仍然用于家中火锅的锅底中,以达到民间所谓的“除湿”之效。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的时候无论从服用时间、服用剂量、饮食宜忌上都明确的规范,大家千万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中药服用时的饮食禁忌
(1)热性病人:不宜食大蒜、花椒、葱、姜、韭菜等辛辣食物。
(2)寒性病人:不宜食茄子、苦菜、菠菜、苦瓜等生冷、凉性食物。
(3)麻疹表证者:不宜食乌梅、石榴等酸涩食物。
(4)疮疖肿毒、皮肤瘙痒者:不宜食鱼虾、牛、羊等腥膻及刺激之品。
(5)头晕失眠烦躁易怒者:不宜食胡椒、辣椒、酒、茶等食品。
(6)脾虚泄泻者:忌食冬瓜、香蕉、犁、马齿苋等食品。
(7)消化不良者:忌油炸粘腻之品。
(8)痰热喘嗽及阴虚有热者:忌食核桃。
(9)实热大便燥结者:忌用莲子、山药等食物。
(10)痰热、齿痛者:忌食大枣。
(11)气虚者:忌食萝卜、芫荽。
(12)胃溃疡、急性胃炎、痔疮者:忌用辣椒。
对于那些对治疗
和病情有益的食物应选择食用,
以增强疗效。
(1)薄荷、芫荽:具有解表透疹之功,可用于麻疹初期。
(2)芹菜、荠菜:能利尿降压,可与利尿降压药同用增强其功效。
(3)牛、羊、胡桃:具有补益之功,强筋健骨,可与补益药同用强其功效。
(4)冬瓜、鲤鱼:能利水消肿,可与利水消肿药同用强其功。
(5)香草、山楂、木耳:能降低血脂,可与降脂药同用。
(6)山药、莲子:与健脾止泻药同用可增其功效。
(7)海带、紫菜:能软坚散结,可用于瘿瘤(甲状腺肿大)。
(8)龙眼、荔枝:能养心安神。
(9)菠萝、西瓜、犁、橄榄:能清暑解渴。
(10)椰子、南瓜子:能驱除绦虫。
(11)胡椒、辣椒:有温胃散寒之功,与胃寒药同用可强其效。
(12)梨、橄榄:能清肺、利咽、化痰,与清热化痰药同用能增其效。
记住告诉家人
中药千万别瞎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