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的艾叶情怀
TUhjnbcbe - 2021/3/6 17:54:00

我的

艾叶情怀

我这一生可以说是与艾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不久就与艾叶有了接触,能记起最早的事是搓艾叶、泡艾脚。大学毕业后最早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也是艾叶,出版的第一本单味药专著是《艾叶》,在艾叶研究过程中也结识了许多的“艾”朋友。所以在这本《艾叶的研究与应用》出版之际,我不得不费点笔墨介绍一下我的艾叶情怀。

一、出生医家好拼搏

我是年5月6日出生在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蕲春县桐梓乡大屋村,能和李时珍同乡是我一直感到庆幸和骄傲的事情。祖父梅友三,自学中医外科,但因家境富裕,未曾行医,只是偶尔帮助乡里患病的人治疗一下。父亲梅锡圭(—),自幼喜学医术,20多岁便开始行医,在李时珍故乡行医50多年,活人无数,其医术为当地百姓所称颂,为蕲春县名老中医,晚年被推举为县人大代表。可以说我是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世医家庭里。

年初,母亲患病去世时,不满3岁的我便开始了跟随父亲的行医经历。在桐梓乡卫生院里,父亲一边行医,一边照顾年幼的我。在五六岁时,父亲出诊看病就带着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翻山还是越岭,都跟随父亲身边。父亲给我讲药物故事,讲行医经历,讲李时珍的传说,讲华佗的刮骨疗毒和开颅的高超技术。我被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热爱医药的种子,我的童年医院里度过的。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我自幼就立志学医。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好,加之出身问题,父亲经常受到批斗,自幼受到歧视,感到前途很渺茫,从医的可能性很小。但我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是非常优秀,每次考试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到年恢复高考时,已接近高中毕业的我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终于在年应届高中毕业高考时取得桐梓中学总分第一名(高出第二名60多分)和全区(三个乡镇)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成为桐梓中学历史上第一个应届毕业生考上大学的人,也是当年该校唯一一个考取大学的人。这件事当年在桐梓乡曾轰动一时。

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把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上,但学校在录取时却考虑到我的化学成绩特别突出而将我调到中药系学习中药专业。年9月,带着对祖国医药学的憧憬,满怀期望地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湖北中医学院,开始了为期四年的艰苦学习历程。在校学习期间,凭着对中医药学的热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各门功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和称赞。我的老师、湖北中医学院原中药系主任詹亚华教授在为我的《艾叶》专著(第一版)撰写的《序言》中对我在校的情况作了如下描述:“学人梅全喜是我的爱徒……在就读期间,一直品学兼优,表现出过人勤奋与聪慧。”我的同学则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道“李时珍第二”,这道出了同学们对我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的肯定和对我未来工作的期望,其实也说出了我自己的愿望、理想和目标。回顾我走过的30多年的专业道路,我一直是沿着这个目标在努力!虽然我知道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但我想只要付出了努力,结果如何是没关系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目标!

二、与艾情深结硕果

对于艾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听父亲讲:在我出生3天时就洗过艾水澡,我想艾叶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中药,艾叶也是我认识最早的中药,因为在我的家乡有“户户种植,家家收藏”艾叶的习惯。在我家的菜地里一直有一小块地种艾叶,每年端午节收割回来扎成一把一把,悬挂在门窗和墙壁上,经过十天半月晾干后再收藏到家里的阁楼上,以备急用之需。所以,在我的家乡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村上基本是每家每户都有种植、收藏艾叶的习惯。但令我记忆最深的有二件事:一是我6岁时,一位表嫂生小孩,我被叫过去帮忙搓艾叶,将艾叶抽去筋(叶脉),搓成团(只有家族中健康小男孩才准许做此事),再用此艾叶团冲开水待温后为新出生的小孩洗浴,说是可以防病驱邪保平安;再就是小时候每遇风寒感冒时,父亲便用艾叶煮水泡脚治疗,效果颇佳,从不用吃药打针。而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吃药打针,这使得我对艾叶特别有感情,这也是后来我选中艾叶作为长期研究目标的缘故。

年8月,我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分配医院从事中药制剂工作,我还清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就专程到李时珍陵园拜谒李时珍。站在李时珍墓前,我默默许下心愿:作为李时珍的同乡,又是同行,一定要以李时珍为榜样,在祖国医药学事业上做出一点成绩,不辜负父亲、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

大学毕业后即着手开展对艾叶的研究工作,但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边收集资料,边进行考证和实验研究。先后发表了《蕲春道地药材——蕲艾及临床应用》《不同产地艾叶的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不同采集期艾叶(蕲艾)挥发油含量的比较》等论文,为开发蕲艾系列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利用在制剂室工作的条件积极开展艾叶产品研发工作,最早开发的产品是蕲艾油和艾地合剂,蕲艾油主要是从当地产的蕲艾中提取挥发油,配以消炎止痒的药物制成蕲艾油搽剂,主要用于蚊虫叮咬及皮肤过敏引起的瘙痒。艾地合剂由蕲艾叶和地榆二味中药制成,先将艾叶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再把艾叶药渣和地榆合并煎煮,将煎液浓缩后与挥发油合并制成合剂治疗细菌性痢疾,观察83例,有效率达92.77%,后改剂型为口服液在临床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年10月,我调到蕲春县药品检验所工作,随后任副所长并负责筹建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这期间我一直在考虑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的研制事宜。年1月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正式成立,由我任所长,我便把保健腰带的研制工作作为研究所成立后的首要工作任务。首先设计了药物处方,以蕲艾叶为主药,配以独活、白芷、细辛、川草乌、杜仲、续断、淫羊藿、补骨脂、肉桂、丁香、花椒、八角茴香、当归、川芎、薄荷脑等药物。接着设计出腰带部分,腰带内放置有中药袋,其特征在于药袋放置在腰带内,腰带为两层,内层为通透性好的细棉布,外层为无通透性纤维布,药袋也为两层,内层为通透性较好的细棉布,外层由两层构成,为无通透性纤维布,药袋内装有经粉碎混匀的处方药物。其特征是在腰带内放置有一中药袋,中药袋内放置有以蕲春特产蕲艾叶为主,辅以多种散寒、祛风、除湿、补肾、活血、止痛等中药材,另外还有起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中药材。系上本腰带,将药袋对准腰痛部位或肾腧穴,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温作用下缓缓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人体疼痛部位皮肤及神经或经络腧穴而起治疗作用。本医院、湖南医院等单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对各种腰痛均有效果,治愈率在94%以上。这是我开发的以艾叶为主、上市公开销售的第一个产品。

该产品通过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认为达国内先进水平,鉴定会后委托湖北省专利事务所朱盛华代理申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9,国家专利局年6月6日受理申请,年1月30日公告授权。获得专利权后,我的第一想法是转让给县李时珍制药厂生产,但当时的厂长认为这个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类,而李时珍制药厂主要是生产药品,所以洽谈几次,并未成功转让。我们在继续寻找转让的同时又经蕲春县卫生局医院专门成立了蕲春县李时珍保健品厂以生产推广应用这个专利产品,随后,经蕲春县卫生局批准该厂归属到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领导并搬迁到县城建厂投产。投产当年实现产值13万元,利税4万元,年实现产值35万元,利税15万元。年初,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转让给钟祥县保健品厂生产,协议规定该专利在湖北省境内独家转让,专利转让费是先付1.5万元,生产销售后按销售额的2%提成作为专利转让费。该厂投产当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第二年即超过万元。该项目还获得年度蕲春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经县科委和团县委的推荐,我还获得省科委和共青团省委联合授予的“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称号。当时,县里正在进行第二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推荐,经过科委、人事局的考察推荐,县里将我作为候选人进行了推荐申报。申报材料的重点也是这个以艾叶为主研发的“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年底获得国务院批准,正式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可以说,当时我的这个荣誉称号的获得是与我的艾叶研究取得的成果密切相关的。

年下半年,蕲春县医药总公司成立李时珍健身品厂,并把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下属的李时珍保健品厂生产技术负责人调来生产李时珍健身保健腰带,投产当年产值超过万元,该产品无论是药物处方组成,还是产品结构都是仿制我们的专利产品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其实我本来是不想起诉他们的,但钟祥保健品厂要求我们必须起诉,否则不仅不给专利转让费,还要起诉我们。在这种无奈的境况下不得已我们向湖北省专利局起诉县医药总公司下属的健身品厂侵犯我们的中药保健腰带专利权,经调查取证,省专利局做出蕲春县李时珍健身品厂侵权,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胜诉的判决,但蕲春县李时珍健身品厂不服,上诉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结果维持原判。虽然打赢了官司,却把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这个有着很好前景的产品给打垮了。年打官司的当年该产品在各厂的总产值已超过万元,官司之后县医药总公司下属的李时珍健身品厂停止了生产,但各种各样的仿制保健腰带都出来了,没有品牌、没有生产厂家,在蕲春市场上保健腰带产品十分混乱,致使中药保健腰带的质量和信誉度严重下降,其产值也逐年下降。我也因这场官司而得罪了当时的县领导,感觉到在蕲春有诸多不便,于是决定南下广东。年9月我接受邀请担任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所长,10月20日公司派车到蕲春接我们全家南下,来到罗浮山下安家落户,从事新药的研究与申报工作。

我离开后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的日子不好过,经济困难,接任的所长决定把研究所下属的保健品厂和中药保健腰带专利一起以30万元卖给一个香港商人,这个以艾叶为主的中药保健腰带产品从此就再也没有辉煌过了。

人虽然离开湖北了,但并未放弃艾叶的研究工作,我把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出论文先后在《中药材》《时珍国药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并整理编撰出《艾叶》书稿,交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李占永主任审核出版。年4月我调医院工作,年9月《艾叶》一书正式出版。随后,我把艾叶的研究成果整理申报了中山市科技进步奖,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以艾会友获进步

我研究艾叶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艾叶研究认识了很多的“艾”朋友,与很多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以“艾”会友,如中科院华南植物所林有润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副所长胡世林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谢宗万教授、中国医院谢海洲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赵中振教授、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难波恒雄教授等都是通过艾叶研究结识和交往的。如难波教授年11月第一次到湖北蕲春访问,当时我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接待,我向他介绍蕲艾,他很感兴趣,问了很多关于蕲艾的问题,临走时我送了一些蕲春特产给他,他说最想要的是一份蕲艾标本,我们不仅送了标本还送他一些蕲艾的药材给他,他很高兴!后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和交往,我写《艾叶》一书时邀请他为我题字,他欣然应允,用中文题写:“蕲州艾叶,蓬之精英,生寒熟热,阴中之阳,生于田野,端午节临,仅采悬户,辟疫而已。”胡世林教授在他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时主编《中国道地药材》,曾致信我帮忙采集蕲艾标本,我按他的要求采集制作好标本和药材样品邮寄给他,后来在他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论丛》中提到这个标本:湖北(Hubei):蕲春(Qichun),cultinfield,June4,,MeiQuanxi,(CMMI)。此后,我在艾叶研究上得到他诸多的指导和帮助,我在做艾叶不同产地品种质量研究时胡老师免费给我提供产于四川的艾叶样品,我写《艾叶》专著时他为我写序,他在序中写道:“早在16世纪,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就专门为艾叶立传(《蕲艾传》)……五百多年之后,曾在李氏父子故乡工作过多年的梅全喜先生,执着于蕲艾的研究与开发,广收博采,考古论今,著成20余万字的《艾叶》一书,可谓艾之新传。艾为北半球一广布野草,古今学者两次以其为题著述,实属罕见。”

赵中振教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时我们就认识,但他很快就赴日本留学,一直较少联系,直到他应聘来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工作时我们才又有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与艾叶有密切关系。他刚到浸会大学时我就把我的《艾叶》送给他指正,他在大公报上撰文介绍艾叶,文章初稿先发给我看,让我提意见。赵教授在香港成立“《本草纲目》读书会”,我在中山积极响应,年6月17医院承办了第六次《本草纲目》读书会,主题就是“艾叶与《本草纲目》”,由我做主题演讲。近来赵教授协助香港健康卫视拍摄50集纪录片“《本草纲目》药物故事”,他确定拍摄的第一集就是艾叶——《从艾出发》,在赵教授的邀请下我也积极参与纪录片文字稿的审定修改工作,在拍摄阶段还作为艾叶专家专门接受香港健康卫视的采访。当香港健康卫视记者王晓玲采访结束时给我提出最后一个要求:请您用一个形容词或短句来形容艾。我不假思索地答道:艾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不仅是一味重要的药物,也是一个“伟大”的药物。我在这里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艾叶不知是否妥当?但我个人坚持认为,在欧洲导致超过数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过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避邪”习俗应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在进行艾叶的品种、道地产地考证时就多次请教谢宗万教授并引用了谢老的“中药品种理论”,书稿完成时他为《艾叶》题字“研究道地药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意义深远”。中国医院谢海洲教授对我编写《艾叶》一书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他告诉我清代宫廷里对艾叶的应用十分重视,在清宫医案里有很多艾叶应用的记载。他为《艾叶》题字:“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并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向读者推荐一部《艾叶》专著”为题,在《健康报》年10月29日总期第2版上撰文介绍《艾叶》。

林有润教授是我国蒿属植物分类的专家,我经常请教他艾叶的分类及品种问题,《艾叶》一书第二章中“艾叶的品种基原与植物形态”部分是由他帮我仔细审阅把关的,给我提出了许多的有益建议和意见,为确保本书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后来我们还合作在中山还举办了一次“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林教授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我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一起筹办会议,我在大会上做了“艾叶的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位专家参加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也有不少的学生是通过艾叶研究与我交往的,如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赵宁硕士,她是在研究“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时致信向我请教问题,我给她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她研究的结果表明,艾叶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发表在《中药材》8年第1期上。还有扬州大学医学院戴小军硕士在开展他的硕士论文课题“艾叶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研究时致电我请教问题,我认真和他探讨有关艾叶问题,并把我的《艾叶》一书快递给他参考。他的实验选择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蕲艾叶及野艾叶,应用系统溶剂分离法,获得蕲艾叶和野艾叶正己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采用常用的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MTT法,观察蕲艾叶及野艾叶各种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蕲艾叶及野艾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在μg/mL剂量下,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人胃癌细胞株SGC-、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50%,其IC50μg/mL。分离培养Ⅰ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并用幽门螺杆菌作为筛选工具进一步寻找确证抗肿瘤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艾叶各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蕲艾叶及野艾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两种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2.56mg/mL。

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但艾叶抑制HP活性、抗肿瘤活性及相关实验研究报道处于空白。戴小军的实验观察了蕲艾叶、野艾叶提取物对HP的体外抑制作用和对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确定了蕲艾叶、野艾叶体外抗HP的活性部位和体外抗肿瘤的活性部位,他的研究为艾叶抗HP及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还有中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刘志红、姜克明二位工程师对艾叶研究也颇有兴趣,他们邀请我担任顾问申报了“艾叶纤维的特性与应用研究”科研课题,并获得中山市科技局立项资助,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艾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辐射功能,这一新的发现为开发艾叶纤维防紫外线织物和艾叶护肤防晒化妆品提供了基础依据。

《艾叶》一书出版后,受到不少专家的肯定,他们撰写书评,积极推荐。除了谢海洲教授在《健康报》(总期)上撰文介绍《艾叶》之外,《中国医药报》主任记者黄每裕先生也在《中国医药报》(年11月27日第4版)上发表“梅全喜出版药学专著《艾叶》”一文进行推介。从此,我和黄主任相交密切,我后来主编的《中成药临床新用》和《中药熏蒸疗法》等专著出版时他都有为我撰写介绍性文章或书评发表在《中国医药报》上。4年初,他专程到中山对我进行了细致的采访,写成“梅花香自苦寒来——记青年中医药学专家梅全喜”(载于《中国卫生人才》4年第5期54~57页)、“但愿无愧李时珍”(载于《健康报》,4年6月10日第6版)、“此生传承李时珍——记青年中医药学专家梅全喜”(载于《中国药业》4年第9期17页)等通讯文章推介我,需要说明的是他的采访以及后来多篇文章的刊登全部都是免费的。

湖北省浠水县历史上应属于蕲州管辖,浠水县药检所所长毕焕新主任中药师是我亦师亦友的前辈,他在学术上求精,在生活上朴素,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在故乡蕲春主编《蕲州药志》时就邀请他参加,他承担并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果实种子类药”的编写任务。《艾叶》出版后我最早就寄送一本请他批评指正,他很快就写成一篇“评《艾叶》”的文章发给我,并告知也同时投稿到《中药材》杂志上,不久该文在《中药材》0年7期~页刊出,文中提出了几处问题的确是在出版时没有注意到的。

另一个为《艾叶》写书评的江苏启东吕四镇的名老中医孙启明老师。我在读大学时就从杂志上看到过孙老师写的关于中药配伍煎煮对有效成分溶出影响以及药学史方面的文章,但真正认识是年在蕲春县濒湖宾馆召开的“全国首届药学史学术会议”上,此后一直和孙老师保持联系,其实《艾叶》一书在编写中也得到他的指导。当他收到我的《艾叶》后3天时间就写好了书评文章“喜读梅全喜新著《艾叶》”,并发表在《时珍国医国药》0年4期页上,他在书评中首次提到了“艾叶文化”,他说“梅全喜多年来从事临床药学的研究,他已成长为一位临床学家,一片艾叶,搜罗百家,竟成大器,真是奇绩。现代社会奉扬‘文化’,凡事都称‘文化’,而梅全喜的《艾叶》一书倒是名符其实的‘艾叶文化’。李言闻《蕲艾传》失传余年,如今由梅全喜重塑辉煌,实在是‘艾叶文化’的一段佳话。”

为《艾叶》写书评的人中也有我完全不认识的,刊登在《羊城晚报》3年2月19日B7版的“道地《艾叶》”一文的作者古清生先生,到今天我仍然是不认识。我是在写这篇文章时才从百度上搜索到“古清生”的一些情况:客家人,祖籍江西,出生在湖北,曾从事地质勘探、宣传和专业写作等公职,年辞职到北京从事职业写作,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现主要做产业研究、地域文化考察、独立评论和美食美文写作,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二十余部。从他的一篇游记中知道他到过蕲州李时珍故居及陵园、纪念馆参观,他的《艾叶》一书是从书店购买或是从李时珍纪念馆中买到的不得而知,但他在文章中对《艾叶》的评价却是令我记忆犹新:“公元16世纪,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著有《蕲艾传》,为艾叶立传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年以后,李时珍的同乡梅全喜再著《艾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记录其用现代技术炮制艾叶,萃取、提炼和分析艾叶的物理与化学药性,广收博论,考古论今,蕲人对医药执著。一般蕲人社交,相识便要告诉蕲春有四宝:蕲龟、蕲蛇、蕲竹、蕲艾。又说,过去都是贡品。确实有趣,以笔者亲口品尝过的蕲芹论,其芬芳程度强于所能品尝到的芹菜。而从道地的观念来看,《蕲艾传》和《艾叶》可称道地药书。”

四、推动艾叶研发多

通过艾叶研究还结交了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艾叶》专著出版后,最早与我联系的是河南南阳汉医艾绒有限责任公司的柏华卿总经理,他们公司专门生产销售艾条、艾粒、艾绒等艾灸类产品,其主营产品有艾灸条系列、艾灸粒系列、无烟艾灸条系列、自贴艾粒系列、自贴艾灸管系列、艾叶精油系列、疼痛油系列,近年来还开发生产灸疗器械(具)类:单孔实木灸盒、多孔实木灸盒、面部经络温灸棒、身体经络温灸棒、五眼灸器、香熏灸炉等,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门生产销售艾灸类产品厂家之一。他曾多次来到中山拜访我,告诉我《艾叶》一书对于公司艾灸类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多次邀请我到他的公司参观指导。我随中山市中医药学会组织的中医药文化考察团赴河南南阳和安徽亳州等地进行考察时于年3月24日到达南阳,在参观完医圣祠、张仲景墓等名胜后,柏总接我到他的公司参观了产品展示及生产车间,看到展示厅内琳琅满目的艾灸类产品,心里真的有点感动,柏总他们为我国艾灸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的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晚上柏总设宴招待我,除了他的家人参加外,还医院针灸科潘华主任作陪,席间自然谈到艾叶产品的开发问题,我给他的建议是除了艾灸产品之外,还可以开发艾叶的其他类型的应用产品。

谈到艾叶产品开发不能不提到南阳国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南阳国草)的徐景远总经理,他从2年开始就选用艾叶为主研制出了国草艾叶香烟(香烟替代品),不含有任何烟草成分(包括尼古丁),艾叶香烟通过吸食的方式,对口腔、鼻腔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进行间接艾灸,给吸食者的呼吸器官带来有益作用,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口腔、鼻腔和支气管的各种炎症,艾草散发出的烟雾还可有效预防流行性疾病,抑制空气中传播的各种细菌、病毒,并可达到清洁口腔、清新空气的作用,同时用它替代香烟还可起到戒烟作用。产品研制出来后,他专程到中山来送给我品鉴,并要我为他的产品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很赞赏他的创意,接受他的委托,查阅了所有关于艾烟的研究文章,写成“艾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并推荐到《时珍国医国药》杂志(3年8月第8期)刊登。

3年6月3日南阳国草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的“端午话艾草”座谈会,邀请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傅世垣、翁维健、谢海洲,医院主任中药师梅全喜,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张义芳、常务副秘书长沈尔礼等出席,中央电视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经济日报》等记者参加,我在会上做了“端午话艾叶”的发言,并介绍了艾叶烟熏的药理作用。会议之后,徐总提出要聘请我担任南阳国草的技术顾问,主要是负责为他们的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援,我几经考虑之后同意担任,徐总专门赶到中山与我签订顾问协议。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为产品的研发及推广作了一些工作,包括协助他们改进口味、设计新的药物组方、到深圳等地出席推广会议,在会议上围绕艾叶及艾叶烟作学术讲座。由于该产品受到国内管理体制的限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这个产品是香烟,应属烟草局管理审批,而国家烟草局则认为这个产品没有任何烟草成分,不属于烟草管理范围,致使无法申请到正式生产的批文号,使这个产品这几年的生产销售主要是满足外销和国内老客户的试用需求,无法大批量在国内上市销售,实在遗憾。

湖南三片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喻晓彬董事长也是一个热衷于艾叶产品开发的有心人,早在5年我在中山举办“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时他由曹晖教授介绍前来参会,带来了他们的主打产品“艾香抗菌条”,我在大会学术报告时作了介绍,还向他赠送了我的《艾叶》著作,我们因此而认识,他也多次邀请我到公司考察指导。他们公司是主要生产销售以“艾香抗菌条”、“精制温灸艾条”为代表的产品,特别是自行研发的“艾香抗菌条”,通过卫生部门权威检验合格,用于空气灭菌、消毒,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他细菌、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熏香产品,非常适合家庭及其他室内场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年3月18~21日我和太太随我院药学部组织的员工湖南湖北体验高铁观赏樱花游,19日到长沙,喻晓彬总经理得知后想请我到公司考察,但时间太紧未能成行,晚上他在火宫殿请我们吃长沙小吃,席间详细地向我介绍了这几年公司的飞速发展状况,特别是艾香抗菌条8、9年在长沙地区销售量不断提高,这个产品基本上得到长沙地区人民的接受和喜爱。我则对他们的发展表示了祝贺,并表示愿意为他们的产品研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最近几年他们公司发展更是进入快车道,9年在湖南宁乡县投资新建多平米的生产厂房,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年又在宁乡建立了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除了生产销售艾叶为主的产品外还生产销售各种中药饮片。

山西向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香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成维也是一个艾叶产品开发的热心人,公司本是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定点生产农药杀虫剂和日化产品的企业,但他在生产销售定点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艾叶产品,先后多次来到中山请教艾叶产品研究开发问题,并邀请我到公司所在地山西交城实地考察山西艾叶品种及质量情况,指导艾叶产品研发。根据我的建议他还亲自到李时珍故乡蕲春购买蕲艾种苗回山西种植,用以弥补山西地产艾叶质量的不足,他们积极开展艾叶产品的研究工作,完成的“艾叶茵陈精油电蚊香滴液”研究,经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完成的“艾叶苍术熏蒸液的研制”获吕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开发出纯天然艾叶蚊香、艾油电热蚊香、艾叶抑菌香皂、艾叶抑菌沐浴露、洗发露、艾叶保健枕等产品,在当地市场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具有多年历史的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上海家化)是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也是最早通过国际质量认证ISO:的化妆品企业,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诸多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之一。9年介入艾叶产品研发,推出艾叶除菌系列产品,倡导中医防疫理念,主要有艾叶健肤沐浴露(分清凉型、滋润型、止痒型、祛味型四种)、艾叶除菌香皂(分清凉型、滋润型、止痒型、祛味型四种)、艾叶健肤花露水和艾叶抑菌洗手液等,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年端午节前夕,上海家化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广中心的郭宇博主任与我联系,向我推荐艾叶除菌系列产品,试用后感觉很好!说实话,研制开发艾叶洗浴保健用品是我在湖北蕲春工作期间的梦想,为此曾到蕲州化工厂找过技术人员商议研制开发工作,后因经费不足,我又离开蕲春南下,致使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今天上海家化帮我实现了这个梦想,从心里感到高兴,我特地撰写了一篇“端午话艾浴”科普文章,发给《中国中医药报》的海霞老师,端午节前夕报纸刊出了这篇文章。

端午节前夕我还应上海家化公关部马杰婧经理邀请到广州珠江新城接受南方卫视罗杰夫记者关于端午节民俗的电视采访,介绍端午节洗艾澡的习俗及医疗保健价值,并现场示范煮制艾叶汤。该节目于年6月6日端午节晚上七点在南方卫视都市频道(TVS-2)“城事特搜”栏目播出,受到南方地区观众的好评。

上海家化的艾叶系列洗浴产品自年全面上市,迅速成长为六神品牌的重点产品线,年该系列产品创收近亿。他们公司在艾叶产品上市后消费者使用反馈的调查报告中,对消费者购买六神艾叶系列的动机作了如下分析:“艾叶”是消费者选择六神“艾叶”系列最主要的动因:中草药成分及广泛认可的杀菌、止痒、驱蚊的功效;多品类使用者:对于“艾叶”的偏好和信赖,往往有一些肌肤小问题,因此更看重“艾叶”除菌、止痒功效而选择这类产品。事实上,含艾叶洗浴用品对于一些轻微的皮肤疾病如瘙痒、湿疹、皮炎及痱子等的确有很好疗效。

在艾叶洗浴用品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还有湖北蕲春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年由台商独立投资0万美元,并购李时珍制药厂等企业组建而成的,总部设在李时珍故里湖北蕲春县的本草纲目科技园内,集团在林朝晖总经理的带领下,以“传时珍医药伟业,谱本草科学新篇”作为公司的文化理念,继承李时珍及《本草纲目》中的宝贵医药经验,积极研究开发新产品。他们根据《本草纲目》中关于蕲艾的记载及我国很多地方自古就有用艾对全身各部位洗浴的习惯,如婴儿出生后用艾煎水洗澡,妇女产后用艾煎水沐浴,成人用艾煎水洗脚等,选用蕲春道地药材蕲艾为主药研制开发出了艾婴康婴儿型蕲艾沐浴膏和艾阴洁皮肤黏膜抗菌洗剂,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前者适用于婴幼儿及成人,在沐浴时,用于清洁和滋润皮肤,包括头发止痒、祛痱;后者适用于成年人外阴和女性阴道的清洗抗菌。抗菌实验研究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铜绿假单孢菌(ATCC)、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ATCC)的杀灭率≥90%(杀灭对数值≥1.0),确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我和林总认识较早,对李时珍医药集团也比较熟悉,每次回家乡蕲春参加李时珍学术会都会到集团参观,每次都想提出和他们合作开展蕲艾的研究开发工作,但每次都因事务繁忙而未能落实。直到年10月我以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身份陪同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陈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郝近大一行到蕲春及黄冈市拜会地方领导,考察会议地点,以落实年10月中国药学会在湖北蕲春召开“第十七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李时珍逝世周年和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的庆祝活动”。此次访问及考察活动全程由林总接待并陪同,先后拜会了蕲春县委书记徐和木、县长赵少莲、黄冈市长刘雪荣。当我再次参观李时珍集团时和林总提出了关于合作研究开发蕲艾的设想,林总当即表态支持,并交代夏恒建副总具体负责,年6月10日收到李时珍医药集团聘书,正式聘请我担任公司蕲艾开发研究项目技术顾问。

像林朝晖先生这样来自外地却扎根在蕲春从事艾叶研究开发的人还大有人在,蕲春药圣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游本盛就是其中一位,游本盛本系福建人氏,喜茶道及养生之道。对于艾灸,素有耳闻,若自有不适,艾灸之后则感觉遍体通泰。由于自身对于艾灸的亲身尝试,感受艾灸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对蕲艾之名倾慕久矣。7年,他二次踏上蕲州古城考察之旅,经过认真考察和深思,于8年2月收购了一个即将倒闭企业的全部生产性资产,包括占地面积为多亩的各类厂房建筑物m2,成立了“蕲春药圣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蕲艾系列产品。目前已开发研究出六大系列蕲艾产品,包括艾灸用品系列、蕲艾沐浴沐足系列、蕲艾中药热敷眼罩、蕲艾保健酒等,他自己还亲自设计研制了一种高效灸疗床,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近年来,公司研发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在广东、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很受欢迎,已具备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在网络销售上,也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影响力。游本盛先生多次来到中山向我请教蕲艾研究及产品开发事宜,我也不遗余力地为他提供帮助和技术指导。

在湖北蕲春从事蕲艾研究开发的企业不计其数,像李时珍现代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销售李时珍家酒为主,也开发了不少的蕲艾产品,如蕲艾通片、蕲艾泡足片、蕲艾精油皂、蕲艾条、蕲艾烟、蕲艾牙膏等,为了试制蕲艾牙膏,公司陈明权先生三次到中山,通过我与中山小榄多美化工厂联系,请他们帮忙协助研发蕲艾牙膏。还有蕲春赤方蕲艾制品有限公司的江满春医师也曾致电我索要我的《艾叶》专著,在收到我赠送的《艾叶》专著后,她还回赠我她公司生产的艾条、艾制品及艾叶药材,质量都很不错。总之,上述艾叶产品自研发上市以来,大多数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家乡的蕲艾事业,我是无条件地给予支持,多年来不断有家乡的人或家乡的企业来信、来电,甚至亲自上门索要我的《艾叶》专著,咨询艾叶相关问题,我都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政府层面的则与我联系极少,我知道在我国所有的基层领导最关心的只是招商引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蕲春发展蕲艾产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艾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