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热腾美味的火锅,成为吃货们的首选。
吃火锅当然离不开必点的羊肉。不过,我们吃到的真的是羊肉吗?
羊肉一煮就散开是假羊肉?
假羊肉中红肉和白肉是相互分离的,下锅煮一会,就会被沸腾的热水冲散开,颜色也变得不自然,逐渐发黑。
而真羊肉片肌肉之间存在筋膜,下到锅里会卷缩成团,不会红白散开,且颜色自然,不发暗。
日常生活中辨别真假羊肉主要依据“一看、二摸、三煮、四价格”。
一看:真羊肉肉质呈粉红色或淡粉色,假羊肉颜色呈鲜红色或血红色。
真羊肉肥瘦相间,间隔不明显,肉质嫩,纹理清晰自然,像大理石花纹;假羊肉肥瘦相间较少,一般是红肉白肉相互分离,无明显纹路。
二摸:解冻后的真羊肉,红白肉相互粘连;假羊肉片用手轻轻一捏红白肉就会分开。
三煮:真羊肉下锅后颜色仍然带粉,浮沫较少,肉质紧实,假羊肉则会散开。
四价格:太便宜的羊肉,容易有假,建议要去正规场所购买接近市场价的羊肉制品。
另外,用开水煮也是区分真假羊肉的好办法。
羊肉倒入开水,会缩成一团,鸭肉形状基本上是不变的,而且会变得比较碎。
猪肉下水以后,颜色要比羊肉浅,基本上处于一种白色,而且肉质比较硬。
冬天吃羊肉会上火?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炎症和局部感染视为“上火”的一种表现。
当人机体处于过氧化和抗氧化的相互斗争中时,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一系列“上火”症状。
有研究发现,食用过量羊肉会使机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机体的酶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摄入过量的羊肉,还会使机体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释放增多,影响机体水盐代谢,肾小管加强水分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粪便干硬。
此外羊肉富含蛋白质,食用后会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能量代谢,使人体产生热量,感觉浑身发热。
吃羊肉的建议
日常生活中,羊肉通常用微波、煎制、炸制、蒸制和煮制5种方式处理,有研究发现煎制和炸制处理的肉样损失率高,羊肉品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较差;
而蒸制和煮制处理后的羊肉损失率较小,肉质构特性好,食用品质较高,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易出现“上火”症状。
所以,吃羊肉建议采用蒸和煮的方式,一周吃1到2次,每次50-75g左右最佳,不宜过度食用。
END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小茴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