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旧教材课后习题整合B321神
TUhjnbcbe - 2021/3/16 11:12:00

新旧教材课后习题整合

(必修三及选择性必修1、2)

教材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基础题

1.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题

1.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有什么异同?

答案解析

一、基础题

1.C;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B;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个部分。其中细胞外液又由血浆、淋巴、组织液三个部分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就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故唯有B选项与其他不同。

3.B;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而不存在于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中。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二、拓展题

由图可知,A与体外和内环境交换气体,则A为肺;体外的物质通过B,而B内的营养物质又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则B是小肠,①表示的过程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C与内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肾小管又会重吸收水分,则C表示肾,②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D表示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则D为皮肤。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选择性必修1

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概念检测

1.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二、拓展应用

1.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这有什么意义呢?

答案解析

一、概念检测

1.(1)×

二、拓展应用

1.答案: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概念检测

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2)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

(3)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2.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拓展应用1.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是。

(2)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发生屈腿反射(填“能”或“不能”)。

(3)从该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从以上实验结果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填“能”或”不能”)。

2.如果你家里养了猫或狗,要让它在固定的地点大小便,你该怎样训练它呢?

答案解析

一、概念检测

1.(1)×(2)×(3)×

2.D

二、拓展应用1.答案:(1)感受器(趾部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后肢肌肉)。

不能不能(能完成屈腿反应,但缺少反射弧的完整环节,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不构成反射)。(3)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4)不能。(提示实验并没有反映大脑对屈腿反射的控制,只是说明了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屈腿反射依旧可以完成。)

2.答案:通过奖励或惩处,使猫、狗建立定点大小便的条件反射。例如,在猫、狗将要大小便的时候,将它转移到固定大小便的地点,完成大小便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随意大小便,便给予一定的惩罚。多次重复,直到建立起条件反射。

选择性必修1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概念检测

1.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2.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药物可以()

A.使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

B.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C.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使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二、拓展应用1.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2.一般的高速路都有限速的规定。例如,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车速最高不得超过km/h。在高速路上行车,要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距离,如m。另外,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请你从本节所学知识的角度,解释这几项规定的合理性。如果遇到酒后还想开车的人,你将怎样做?

答案解析

一、概念检测

1.C

2.A

二、拓展应用1.答案:(1)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

(2)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

2.答案:在行车过程中,发现危险进行紧急处置,实际上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视觉器官等接受信号并将信号传至大脑皮层作出综合的分析与处理,最后作出应急的反应,要经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多次突触传递,因此从发现危险到作出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车速过快或车距过小,就缺少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反应的过程。此外,酒精会对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使神经系统的反应减缓,所以酒后要禁止驾驶机动车。遇到酒后还想开车的人,需告诫: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醉驾是违法行为。

选择性必修1

2.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概念辨析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2.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不幸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概念检测

答案解析

一、概念检测

1.(1)×;

2.B

选择性必修1

2.5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概念辨析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人类语言活动中的听、说、读、写分别由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控制,它们相互独立。()(2)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概念就不容易遗忘。()

二、拓展应用

1.在记忆英文单词时,有人认为,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记忆;也有人认为,舒缓的轻音乐有利于记忆。(1)你认为哪种环境更有利于对单词的记忆?提出你的假设。

(1)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

(3)如果你得出的结论与别的同学不同,你对此有何看法?

2.有的同学经常熬夜学习,请查阅资料并结合亲身的经历,谈一谈这样做的危害。

答案解析

一、概念检测

(1)X

(2)√

二、拓展应用

1.(1)答案:提示两种假设均可,有合理的依据即可。若认为无关信息会干扰记忆,可假设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记忆;若认为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舒缓的音乐有利于刺激不同的脑区而促进记忆,可假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记忆。

(2)答案:提示设计实验时,需要有对照,无关变量必须保持一致。例如,选择年龄基本相同的测试对象若干,随机分成两组,--组在安静的环境中,另--组在舒缓的音乐环境中。在同样的时间内测试两组被试者记忆的单词量。测试的单词中需要记忆的字母数应该相同,两组被试者对于单词的熟悉程度(如是否带有词根、词缀,是否组成词等)也应该相同。

(3)答案:如果结论不同,可能是与记忆相关的神经系统存在着个体的遗传或发展的差异;也可能是测试过程中对条件的控制有所不同,存在误差。

2.提示:答案合理即可。例如,熬夜会影响睡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

往期回顾

◆B3-2章末检测

◆B3-2.4免疫调节

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旧教材课后习题整合B321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