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畈红峰村吊桥水肖平生摄
又来吊桥,正值酷暑。
今年的霍山热得古怪,好像有一天最高温度竟然拿了个全国冠军。
到哪里避避呢?大家就一齐想到了吊桥,想亲近这高山,深谷,密林,亲近这一溪清水。
一群人,说说笑笑,溯溪而行。走走停停,拍着美景。溪流淙淙,鸟鸣啁啾。山径旁的丛杂已略做清理,不再难走。随意的,我们就发现了曾经熟悉的许多药草儿,黄精,苍术,百合,天冬,天南星,万年青,何首乌……大家这指指,那点点,一气找到了好几十种。气氛一下子就热烈了,仿佛都回到那采药的少年时空。一位说起在谷里挖药被群蜂追蛰的惊悚被大雨浇淋的狼狈,大伙儿哈哈大笑;何祥林为我们仔细的介绍起这些药草,他在医药公司工作多年,又是药王传人,辨药性,话别名,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啧啧称奇,佩服药王传人的名不虚传。
黄精
苍术
八卦连
话题自然引到了大别山药王何云峙身上。当年,他就在这吊桥深处采到了稀有的野生石斛原种,开始了霍山米斛的传奇复兴之旅。祥林说,父亲来吊桥,找石斛,寻贝母,带省县的专家搞中药材普查,都是带着米,自己煮饭;自带被子,宿烧炭人的草棚,一住就一个多星期。家里到现在还保存着外壳结了老厚黑锅烟子的铝锅。这大别山的药材,吊桥里应有尽有。为了找石斛,万丈悬崖也攀爬过。得绕到山顶,腰系粗绳慢慢下到地方,有时候费了大半天的劲,累够了,到那里一看,还不是要找的东西。这几年,央视好几次到谷里面的炼丹崖下,拍摄药王当年采石斛的场景。据说,当年为了采某种药草,还得准备好烘篮,彼时采彼时烘,好保持住药性。这便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了,那是什么药草呢,这样神奇?众说纷纭,但没有一种猜测得到大家的肯定。
吊桥野生米斛肖平生摄
数里的山路,不知不觉中就走过了,已闻鸡犬之声。松鹤堂霍山米斛基地就在前面不远处。
但我们没再往前,就在溪边小憩。这一段溪流平缓,小潭幽绿,巨石错列,横柯上蔽,正好乘凉。赤脚在水里轻轻趟着,享受着沙石的按摩,清凉自脚底传导到每个毛孔,舒服至极,一身的汗片刻干爽。有人放歌:“吊桥之水凉兮,可以爽我身;吊桥之水清兮,可以净我心……”
我们议论着,这么个好地方,那先秦的华子期,修道于霍山,探访至此,到了山下河口,定也是循水而入,求药而居。他携着老猿,三天门口,李家寨顶,牛脊背冈,在那云深之处,攀绝壁,临深渊,日采茯苓灵芝,夜煮黄精三七;神仙谷中,用尽奇异花草,熬炼不老仙药;唯石斛珍稀难觅,非丹引不舍靡费。餐霞饮露,导引吐纳,全赖这一谷山珍之力。数十年修炼,终飞升仙界,留下蜡烛峰上的神猴和这一谷神秘,让代代的修道人追寻仙迹。想那张真人,那左慈,到西山道游,都晚到东汉朝了,不可能不受他的影响吧。
爽朗的笑声传来,老胡现身了。他大声说,哈,老师又在“挖古”啦。他是赶来接我们的。去年就是他带着我们,雪后爬上了寨顶。上下几十里,整整一天,我们累得喘如牛,软如泥,他大气儿不颤。一路上教我们认得了许多药草、野菜、树木,下山他自己还一满兜好药。登李家寨的冰雪路,那跌跌爬爬的苦和累,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等的梦里。后来才知道,他是这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采药人。挨着这李家寨的,岳西的鹞落坪、麒麟沟,英山的桃花冲,哪里有什么药他都知道,自少年起高山大岭的跑,人黑蛮黑蛮,特别结实。难怪。
老胡家的苦参
“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药?”老胡笑嘻嘻的从背后拿出一棵草。这草不到两尺长,中间和顶部各长着一圈椭圆的叶子,顶端开了一朵拇指大的花,红艳艳的,像小球,像蛇泡,花珠又比蛇泡的大。猜了许久,老胡都说不是。最终他说这就是“七叶一枝花”,挨着花的一圈叶子必是七片,故有此名。是解毒消肿止痛的好药,“七叶一枝花,深山阴洼是我家”。
我们便缠着老胡指认药草。淫羊藿,八卦莲,十大功劳,王不留行,这些药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都不认得!有人扯了一把淫羊藿的禾子,说是带给需要的人,众人就互相打趣。
淫羊藿
“老胡,听说山上有皖贝母,你找得到吗?”“那就不好找咯,时间早些的话可以,现在都倒了禾子了。”他说。倒禾子就是指那药的禾子枯萎了,找不到了。但是他还是四处拨弄草丛。一会儿,拿着根枯草过来了,光光的,顶端有个铃铛状的果,“这野生的贝母治咳嗽顶见效的。”又掏出一束茅草样的,“这是白芨,也不好找呢……”我们问他,“你跟哪个学的呢,认得这么多的药?”
皖贝母
老胡家住火烧岭,岭下第一家。岭头是祖师庙,曾经住着一位河南药农,是闹红时跟童子军来山里的。部队走了,他留下来了,以采药为生,老胡从几岁起天天晚上去给他做伴儿。庙被红卫兵抄了,还有几间草房子,经常有各地的采药人借宿。江西的,湖广的,他们白天山上跑,晚间整理收获,交流挖药的心得。慢慢的,老胡就认得了许多奇怪的药。河南药农喜欢老胡的勤快老实,有一天,突然说:“海青,跟我上山挖药。”师徒俩找的多是稀有的药材:竹节参,鸡头参,猴头三七,白花延年草,野天麻,野茯苓,都是应各地的中医的要求采,需要什么就找什么。
竹节参
“我们挖药,从来不一扫光,总会留些,尽它们长,不然以后没得么事挖了。”“可惜——”他说,“去年,我在寨顶上看到了几棵草,从叶子看,绝对是人参,我们都约着,不动它,看会不会开花。可惜前几天来了两个江西客,把它挖走了。唉!”他语气中不无责备,我们也不由的愤慨。教他挖药的河南人姓卢,叫卢西山,或者是希山。老胡说他还有武功,六十多了还能单手在竹杠上倒立半天。要是叫卢西山,这名字才真合地缘。
现在,老胡也是有人求药,才上山采。见我们之前,他就是在山上找白芨,客人要。知道他与卢西山的渊源后,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谋草药。他总是有求必应。按他老婆埋怨他的话说是“结交了许多人没发半分财”。我也感觉他做人跟他喝酒一样,豪爽。
吊桥野生米斛
一年没来,谷中变化非常大。石斛基地已经扩大了几倍,松林下,乱石间,斛苗葱郁,从小溪边一直到坡上。拦网里,都是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米斛。我们都赞叹松鹤堂主人老李的眼光和努力,他觅到了一块宝地。嗡嗡的蜜蜂在眼前飞舞。板房的檐下,屋角的空地,是十几笼蜂箱。老李的父母长年看护基地,偶然收了一笼,而今竟然发展到这么多了。大概气温高了,或者已采蜜归巢,此时在外面的蜜蜂并不多。这真是一点污染都没有的天然蜂蜜呀,到时候。这季节,蜜蜂吃什么呢?老胡一指山上,夜欢树正开花,还少么!
夜合欢
是的,对面一条冈,一树树的夜欢开着淡黄的花,到处都是。土话称为夜欢,实际上就是合欢。不过城里的林荫道上的合欢,开的花带着荷花红,每朵花像一把小扇子,也有说像羽毛的,这野合欢花颜色淡,又离得远,我们错了眼,不认得了。那这时候的蜜可以称为合欢蜜了,都说。祥林告诉大家,合欢又叫忘忧草,《山海经》称为“迷穀”,用花装个枕头,治失眠是极好的。还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这个若开发成商品,应该广受欢迎的。嵇康《养生论》说“合欢免忿,萱草忘忧。”要是种一棵在庭院中,可使身心愉悦,能摆脱所有烦恼和怨忿。没想到,做柴禾烧不着的夜欢树竟然是好药。再养头叫“朏朏”的古兽,就完美了。
野生灵芝
众人在廊下畅想着基地的未来。有说可以专卖这吊桥净水的,有说开发生态旅游的,基地主人说,国家倡导发展中药,吊桥有了最好机遇,他想争取政府的扶持,让吊桥成为西山药库的药材种源保护地,药材不再被滥采乱挖。要培育药材种苗,带领周围老百姓科学合理的发展林下药材种植,培植优质地道中药材产品。让来参观的人感受山水之美,品野生石斛,还可以观摩了解大别山丰富的药材资源。我说,要是在谷中盖些木屋草棚,住着挺有原始趣味的,更符合修道的意境,“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远离尘世喧嚣,享受朝夕静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忽问老胡:“听说当年这里藏过红军伤员是吧?”“不在这里,在上面的三老生地呢。那里一般人找不到。”
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与吊桥一山之隔)
当年,红军主力长征,高敬亭坚守游击,与几万敌军周旋,星火不灭,信念弥坚。军部在岭那边的鹞落坪,为避追杀,伤员只能在老林里养伤,托付的都是贫苦群众。这里每年有开荒或烧炭的贫民,三老生地就是因为三个老头在那里开荒地取的名字。伤员白天躲在岩洞里或石侧下,防止乡防队搜查;晚上才能摸到窝棚里搞点吃的,用些中草药洗敷伤口,最多的就是断血流、刀口药之类的草药。我在《皖西革命回忆录》里看到,老红军们称这样的窝棚为“医院”。高政委带便衣队时常来探视,留下银元给看护伤员的群众,感谢他们采药搭救的情意。
红军洞(火烧岭下)
吊桥,见证着那艰苦卓绝的游击岁月;吊桥的药草,也留存了光荣的历史。近二十年来,吊桥不再有成群结队的人进谷挖药,也不再有人来开荒、烧炭、伐木,艰难的换取日常的油盐。乡亲们的脚步迈进了城镇,许多人家也搬进了城市。吊桥,终于得以恢复生态。现在,巧的话能听到娃娃鱼的哭叫,闻得到山龟浓重的腥味。还有那些黄羊香獐,踪影时现,一点不差似鹞落坪保护区。这真是百姓的幸运,已经能应时找到合适的药材,解救病苦。前不久,老胡竟然还采到了绿豆石斛!他说还是当年在卢老儿的庙里见过它,卢老儿栽在绿色的破瓷碗里,还有点米斛,白天搁水缸边,晚上叫他拿到门外接露水。只是后来给人讨走了。老胡说,只要不糟挖,好药是不会尽的。你们立夏边儿来,会找到野天麻,还有海碗大的石耳;重阳边儿来,会找到天麻菇子,那是绝佳美味。可不,松鹤堂主人的中餐桌上,最先扫光的是黄花菜狼菜薇菜这些山珍,那现炖的土鸡等荤菜大家都不怎么眼热了。想想,哪天要是能尝尝石耳或天麻菇的味道,那该是多么美妙。
野生天麻
下山了。回望冈峦,青林蓊郁。冥想中,我仿佛看到,负篓携锄的采药人,短褐葛巾,正在漫山寻宝。那身影,依稀是华仙,依稀是药王父子,是老胡,老李,是我。西山是药库,药库数吊桥。吊桥,你一再让我惊艳。
附——
十大皖药:
霍山石斛、灵芝、
黄精、亳白芍、
茯苓、丹皮、
宣木瓜、菊花、
断血流、桔梗
霍山道地药材名录:(材料来源于《霍山县志》年版)
霍山石斛灵芝黄精
茯苓断血流桔梗
何首乌山茱萸五加皮
厚朴夏枯草辛夷
丹参苦参黄柏
射干苍术草乌
乌梢蛇龟板鳖甲
豹骨五味子桑白皮
土荆皮地骨皮天南星
半夏黄精玉竹
百合淫羊藿金银花
干葛槐米山楂
威灵仙牵牛子海金沙
金钱草八月扎平地木
五倍子栀子柴胡
枳壳紫苏荆齐
苍耳子马兜铃清风藤
白芨天冬麦冬
蜂蜜石苇卷柏
南沙参前胡白果
金樱子野菊花紫花地丁
蒲公英白头翁细辛
鱼腥草仙鹤草马鞭草
车前草贯仲瓜蒌
芍药虎杖合欢皮
茜草淡竹叶薏苡仁
香附子
汪子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乡村教育逾三十年。霍山西山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山书画院理事。爱运动,爱穷游;也爱附庸点风雅,写些怀旧文字;更热爱家乡,愿以笨拙的文字歌之咏之,愿意为西山文化的传扬奔走效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