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天一味中草药64野菊花,不同于菊花,
TUhjnbcbe - 2021/4/27 13:07:00

野菊花,菊科植物野菊的花,与菊花不仅差一野字。组成花盘的叫管状花,绕花盘生长的叫舌状花。野菊花都是黄色,菊花管状花黄色,舌状多白;野菊管状花多,菊花相对偏少;野菊舌状花通常一层,菊花多层。饮片野菊多球形,含苞未放,而菊花多开放状态。野菊清热解毒擅治疮疡;菊花则疏风平肝。

野菊花(Indianchrysanthemum;Chrysanthemumindicum),是菊科植物野菊的花,我们平常所说的菊花是菊的花,二者不同,不仅差一个野字。

野菊花的叶子和菊花的叶子相差不多,小永根据植物描述没有区分开,而且相关图片太少无法比较。

野菊花的花儿长在枝头,排成伞状,呈黄色,每逢秋季开的满山遍野。

这里需要介绍两个术语:管状花、舌状花;以向日葵为例,管状花像管儿一样,组成中间的花盘;舌状花像舌头一样,绕花盘生长,就是大家想象中的花瓣吧。

野菊花看起来是不是很像向日葵?

参照这个蜜蜂,你会发现野菊花很小。因为野菊花的管状花比较多,花盘相对大,镜头特写,所以呈现这种错觉。

野菊花和菊花的主要区别,看这张图可以明白大概:野菊花的管状花、舌状花都是黄色的,菊花管状花是黄色的,舌状花是白色的(根据品种不同,也有黄色的);野菊花管状花多,花盘大,菊花管状花相对少,花盘小(品种不同,也有偏大的);野菊花的舌状花通常只有一层,而菊花的舌状花有很多层。

总体上野菊花比菊花要小很多,而且野菊花通常呈球形,含苞未放状态,而菊花一般都处于开放状态。

野菊花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

野菊花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可以祛火,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和之前讲的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治疗外科疔毒疮疡,现在也多用来治疗皮肤病,尤其适合祛痘痘。

野菊花和菊花不是同类,功效也有很大区别(回复11对比查看菊花):野菊花味苦,擅长解毒治疗疮疡痘痘;菊花味辛甘苦,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还偏于清肝平肝。

野菊花的应用方法

喝野菊花治疗痘痘

脸上长痘痘,多是因为体内有火,吃咸的、吃甜的、吃辣的、吃肥的,都会在体内生火,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使得体内的火越积攒越多,从脸上发出了就是痘痘,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清热解毒是一个主要方法,尤其是对于痘痘有脓的,压上去疼痛的,更应该清热解毒。

这几天讲过的蒲公英、紫花地丁,以及今天的菊花,还有明天要讲的金银花,再加上天葵子,构成了五味消毒饮,小永常常用它为底方治疗痘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都是花草,成分容易溶入水中,都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清体内的火,祛脸上的痘痘。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本草求真》:散火气消痈毒。野菊花(专入肺肝)。一名苦薏。为外科痈肿药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气。故凡痈毒疔肿瘰疬、眼目热痛、妇人瘀血等症,无不得此则治。以辛能散气,苦能散火者是也。是以经验方治瘰疬未破。用根煎酒热服。渣敷自消。孙氏治毒方用此。连根叶捣烂。煎酒热服取汗。以渣敷贴。或用苍耳同入。或作汤服。或为末酒调。自无不可。(卫生简易方)但胃气虚弱。切勿妄投。(震亨曰。野菊花服之大伤胃气。)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有红丝疔,……又有暗疔,……又有内疔,……又有羊毛疔……。以上诸证,初起俱宜服蟾酥丸汗之;毒势不尽,情寒壮热仍作者,宜服五味消毒饮汗之。

五味消毒饮组成: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钟,煎八分,加无灰酒半钟,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方歌: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发汗灵。

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一味中草药64野菊花,不同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