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松香膏无铅膏药制作流程图解
TUhjnbcbe - 2021/5/11 12:16:00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型膏药、液体膏药、膏方、中药泥灸等制作工艺学习班(送膏药配方和膏药涂覆成型机)---点击查看

松香型无铅膏药第一节概述

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的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制成的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

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的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治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

2.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

3.利用乙醇将药物的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的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4.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的纯度高、质量好;

5.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

6.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

7.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的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外用膏药。

这里介绍的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的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的疗效和质量。传统的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的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的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的量是有限的,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的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的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有的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的,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的颗粒,是每味中药的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团。在这些药物的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的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的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属于非脂溶性的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的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的疗效。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的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

第二节松香膏药的制备工艺


  (一)准备工作

1.器具准备:

(1)秤一杆;

(2)碾槽一个或粉碎机一台;

(3)目细筛一个;

(4)铁锅一口、锅铲一把;

(5)火炉一个;

(6)ml量杯一个;

(7)保温瓶一个;

(8)漏斗一个;

(9)0ml以上空瓶2个;

(10)摊贴膏药的勺子或膏药印一个;

(11)膏药被、膏药衬纸或薄膜。

2.药品准备: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蓖麻油任选1-2种),松香、中药配方药料、乙醇。

3.预先加工:(1)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受损失的一些药物)粉细,过目筛;(2)中药粗料(根、茎、花、叶、果、肉、皮、毛、甲)去灰土杂质,置3-10倍的乙醇内浸泡7-15天,或时间更长一些。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提出药液,收取药渣;药渣再用3-10倍的水煎后,去渣取汁,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的煎汁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即为乙醇提取液,然后再将乙醇提取液浓缩至-ml。乙醇提取液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

(二)松膏的制取

植物油1份,松香5-12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份量即估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做老嫩试验:用棍棒点松膏涂在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所贴部位还遗留部分膏药,并且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膏太嫩;如膏药贴到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膏药太老;膏药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留油迹,说明松膏老嫩适宜。如膏过嫩需加原量1/10的松香再试;如松膏过老再加原量1/10的植物油再试,直至老嫩适宜。

(三)松膏药的制取

松膏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在℃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撒入锅内,边喷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70℃时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

(四)摊贴

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于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或膏药印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面上,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盒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

第三节松香膏药的使用方法

所贴部位首先用乙醇清洁局部,根据疾患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或薄膜,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两分钟,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使之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对急性疾患,如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咳喘、腹泻发热、关节肿痛等可连续使用;对慢性疾患,可每日贴12-18小时;对化脓已溃的疾患,每日更换1-2次。

第四节注意事项

1.膏药老嫩适宜是制取松香膏药的重要一环。松香膏药熬得过老,膏药无粘性,贴不住,无效果;膏药熬得太嫩,粘性大,不能固定所贴部位,容易移动,而且难以揭下,容易污染衣服。

2.膏药的老与嫩,与季节和地区有很大关系。冬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夏天就显得太嫩;夏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冬天就显得太老,所以,在制取松香膏药时,须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量大小来决定。

3.乙醇提取液尽量不含淀粉、蛋白、糖、粗纤维素等杂质,以免在制取松香膏药过程中,淀粉蛋白等杂质接触锅底在高温下脱水碳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碳,影响膏药的纯度,以至不能使用。

4.松香膏药的导热性差,在摊贴膏药时,锅内的膏药须不停地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的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损失。

5.向锅内喷撒的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膏药的加工时间,避免松膏药加热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

6.选择硬度大一点的膏药被,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在衣服摩擦部位容易卷起,衣服接触膏药易受污染。

7.对久贴膏药,出现接触性皮炎的,需局部抗过敏治疗,待痒疹消失后再继续贴敷。

8.衣服或手被松香膏药污染时,可用汽油洗涤。

第二章松香型膏药范例

第一节松香型红肿膏药

一、配方 白蚤休克 地榆克 生甘草克 大戟80克 甘遂80克 乳香克 没药克 冰片60克 血竭30克 月桂氮酮20克 松香克 植物油克

二、制备工艺

1.乙醇提取粗料药有效成份 用ml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15日后,取乙醇提取的药液,药渣用ml的水煎煮1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ml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的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的提取液浓缩。浓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可参考中药制剂学之类的书籍)。将乙醇提取的药液浓缩到ml左右,趁热装入保温瓶内。

2.精料加工 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目筛备用。

3.乳没油制取 乳香、没药、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提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弃去残渣即可。

4.松香膏制取 将松香打碎置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再将乳没油倒入锅内搅匀,再做老嫩试验,如老嫩适宜,松膏即制成。

5.松香膏药制取 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左右,向锅内喷撒乙醇浓缩提取的药液,边喷边搅动,使药液有效成份和松膏充分混合,同时水和乙醇遇热产生气化,直至乙醇提取的浓缩药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随着锅内的膏药温度由℃逐步上升,待膏药内不含乙醇和水,即可离火。待温度降至70℃时投入冰片,再投入血竭、甘遂细粉,滴入月桂氮酮,并一边投放一边搅动,直至搅匀,松香膏药即制成。

6.摊贴 根据临床需要可摊贴成不同规格的大中小膏药贴。膏药被可采用牛皮纸、蜡纸和胶布等,膏药衬可选薄膜,油纸或玻璃纸。

三、功用和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疮、脓肿、丹毒、甲沟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闭合性创伤瘀血红肿、开放性创伤感染性红肿、毒虫叮咬及各种疮疹、关节红肿、水火烧烫伤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致的红热肿痛疾患。

四、使用方法 可根据红肿面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膏药,贴在患部,用手捂两分钟,使吸附在患部。如患部已化脓,必须先用刀或火针将脓放出,才能贴上红肿膏,第日换1-2次;未溃者,一般一贴即可;遇有水泡者先消毒后挑破水泡,再贴红肿膏。

五、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浓茶,少食油腻厚味之品;

(2)防止碰撞挤压,火烘;

(3)痈疽疔疮患者用本膏药,如次日不见效或症状加重,说明患部有脓和瘀血,需用火针从疮口刺入皮下,再用火罐吸尽脓和瘀血,贴上膏药 方见捷效(手、脚、头面部及血管处禁用火针);

(4)遇有重症可配合大量抗生素治疗;

(5)如患部已破溃,待红肿症状消失后,即停止使用膏药,否则影响收口;

(6)孕妇腰腹部禁用,它处慎用。

第二节风湿寒痛膏

一、配方 虎杖70克 鸡血藤70克 威灵仙50克 续断50克 防已50克 青风藤35克 麻黄50克 肉桂35克 羌活35克 独活35克 曼陀罗子50克 白芥子50克 辽细辛35克 生草乌50克 生川乌50克 蟾酥15克 大蜈蚣10条 甘遂50克 当归35克 黄芪35克 乳香50克 没药50克 天麻30克 鹿茸30克 红参30克 冰片30克 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克 植物油克

二、制备工艺

1.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2.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ml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ml。

4.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目筛备用。

5.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

6.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

7.将制备好的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60-70℃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的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

8.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的膏药。

三、功用与主治 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肌肉关节酸冷麻木疼痛。

四、使用方法 外贴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2-3日更换1次,三贴为一疗程。

第三节 止咳平喘膏

一、配方:醉仙子50克 甘遂30克 生南星50克 生半夏50克 麻黄50克 胡椒30克 辽细辛30克 南五味子50克 白芥子30克 冬虫夏草30克 麝香10克 冰片30克 松香克 麻油克

二、制备工艺

1.乙醇提取 醉仙子、南五味子、冬虫夏草分别碾碎布包,生南星、生半夏切片、辽细辛、麻黄去灰土。七味药共入乙醇0ml浸泡半月后,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ml煎煮1小时去渣,将煎汁加热浓缩至ml。煎汁中含有淀粉糊等杂质,将煎汁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淀粉糊等杂质遇乙醇便发生絮状慢慢沉淀,侍澄清后,乙醇提取液去沉渣,再将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至ml左右,装进保温瓶内。

2.精料加工 甘遂、白胡椒、辽细辛、白芥子、麝香、冰片分别研成极细粉过目筛备用。

3.制松膏 植物油、松香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为止。

4.组合松膏药 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左右,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锅内膏温膏温开始上升即可离火。待温度降到70℃时,依次投入冰片、甘遂、白胡椒、白芥子、麝香细粉,搅匀即成。

三、摊贴 膏药制成后,摊贴成每膏贴重3克、5克两种型号的膏药,贴上衬纸,以袋密封。

四、功用和主治 温经散寒、燥湿化痰、平喘止咳。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

五、使用方法 选天突、膻中、中府、大椎、肺俞、定喘、大杼穴,每次任选2-5穴,隔日更换一次。

?

1、捣碾法:系将药物与基质共同捣碾,擂捶成膏,或将药物研捣成泥,再掺入基质碾压混匀,隔水炖化成膏。?

2、熬制法:此法与铅膏药基本相似,只是赋形剂改成了松香。(后将介绍熬制法)

一、药物提取?

1、中药粗料加入95%乙醇浸泡(以乙醇浸没药物为准)15日,取提取液备用。药渣另煎。?

2、药渣水煎2次,将2次水煎液混合,再文火浓煎至-ml。

3、将浓煎液混合乙醇提取液,静置1日后过滤除杂质。?

4、再将最终混合过滤药液,用文火浓缩至-ml。

二、基质制作?

1、将植物油(花生油)文火加热至60度时,加入松香搅拌溶化(植物油与松香比例1:5),并经过青烟-黑烟-白烟过程,出现白烟时做贴皮试验(以不沾皮肤、无膏迹为准)。

2、立即起锅将其倒入冷水中,反复拔扯以去火毒,每日换水,7日即可。?3、此时的松香基质呈棕黄色。

三、摊膏

1、文火熔化松香基质并去尽水气,再武火加热并均匀缓流倒入备用的药液提取液,并随倒入药液随搅拌(松香基质与药物提取液比例约为2:1)

2、离火,待温度60度时加入细料药粉,40度时加入透皮吸收剂(月桂氮酮)包括中药透皮剂。

3、摊膏。每帖10--20克。

《备注》松香膏基本制法称量比例:

松香克+植物油20克+蜂蜡10克+药粉细料(夏天80克,冬季60克)+月桂氮酮(透皮剂)3毫升。

复方骨仙膏

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50g、土虫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肉桂30g、细辛45g、生甲片60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郁金60g、乌蛇60g、威灵仙90g、鸡血藤90g、桃仁45g、当归45g、川穹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秦九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壳40g、牛膝50g、木瓜45g、伸筋草9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g、山奈60g、苏木60g、桑枝60g

红花45g、麻黄60g、桂枝90g、生乳没各45g、血竭30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g(也可不用)、扑尔敏片

加粗的红色字体的药味需加工成目细粉成膏后下,此方可做成黑膏药,也可做成松香膏药应用,疗效显著。

松香膏药制法:上药下划线加工成目的中药细粉.其余用酒精浸泡。

方中如有清膏熬制:取少许滴于滤纸上检视,以无渗润水迹为度。松香膏基本比例按:克松香+17克香油+9克蜂蜡+30克滑石粉+5克氧化锌+药粉夏天80克冬天60克+冰片5克+樟脑5克+硅氮酮3毫升

文火依次融化混合均匀即可成膏。

一,准备篇

准备:香油,松香,蜂蜡,氮酮,75%酒精,扑尔敏............

二,制作篇

三.制贴篇

四,收获篇

01-中药粗料部分,要适当粉碎用75%的酒精浸泡1月

02-还是中药粗料

03-酒精浸泡

04-中药细料,要加工成目细粉(下图)

05-麝香(下图仅供参考)

06-加工成的细粉,红的是血竭(下图)

07-松香膏药嘛,松香是主角(下图)

08-蜂蜡,它可以增加膏药的柔韧性(下图)

09-氮酮,一种强力透皮吸收剂,松香膏药必备(下图,仅供参考)

10-狗骨一块,狗骨是虎骨的最佳替代品(下图)

11-铁锅.....一定要小火(下图)

12-慢慢融化....(下图)

13-融化将尽...(下图)

15-贴在皮肤上不掉,揭时皮肤有痛感,皮肤无残留(下图)

16-老嫩合适后,继续加温(下图)

17-加温到大约多度,加入酒精提取液,一定要少放慢下,此时会产生大量泡沫,防止溢锅(下图)

18-继续加....直到全部加完,泡沫水汽散尽(下图)

19-水汽在慢慢散尽(下图)

20-锅面平静后,去火冷却至70--80度左右开始下药粉,先下血竭(下图)

21-血竭(下图)

22:一定要边下边搅拌(下图)

23-再下细料药粉(下图)

24:一定要搅拌均匀(下图)

25-再下扑尔敏粉(下图)

26-下冰片,樟脑(下图)

27-加入氮酮,每下一样东西都要先搅拌均匀(下图)

28-开始制贴,我用厚棉布做膏药被(下图)

29-根据大小需要,把膏药倒在布的中心位置(下图)

30-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下图)

31-用玻璃板压一下...是不是很平整(下图)

32-成品(下图)

33-来个特写(下图)

34:四,收获篇(下图)

35:收获篇(下图)

-END-

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分享或点赞!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如医院医生或诊所医生积极治疗。2、本文来源网络,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松香膏无铅膏药制作流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