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网络首发日期:-03-04
基于靶标活性谱的理气功效和活血功效靶点分析
马婧1,任越1,张嘉宁1,林力2通信作者,张燕玲1通信作者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2.中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活血和理气是临床治疗该证常用的治则。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气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血,瘀血阻碍气的运行而致气滞,通过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尽管该治则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目前这2个功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
功效是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由于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使得传统中医功效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一直难以明确。目前的研究多是从某一味中药或复方开展,其结果具有一定片面性,难以全面反映功效的生物学本质。不同功效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不同,但相同功效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一定是通过某些共性的生物标志物或代谢途径所体现。因此分析与总结其共性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从现代医学角度阐释传统功效。因此,本文以活血功效和理气功效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10味活血药和10味理气药,通过数据挖掘和计算获得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和作用强度图谱,利用网络药理学开展理气功效和活血功效共性生物学表征的分析,从而为功效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技术路线见图1。
1资料与方法
1.1活血、理气及阴性中药化学成分的获得
研究选择临床常用10味活血中药丹参、桃仁、红花、元胡、川芎、莪术、郁金、三七、赤芍和三棱作为活血功效的研究载体,选择10味常用理气中药枳实、川楝子、香附、陈皮、木香、佛手、香橼、枳壳、柴胡和青皮作为理气功效的研究载体,选择10味活血理气阴性功效的苍术、草果、常山、川乌、防己、广藿香、秦艽、使君子、威灵仙和瓜蒂作为非活血、非理气的阴性集。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