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分川乌和草乌两种。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草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和北乌头的块根。川乌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草乌主产于中南、西南、东北、华北等地。原植物乌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积水,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紫色土最宜生长;北乌头喜凉爽湿润环境,耐严寒,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临床用名:川乌。
《神农本草经》:乌头,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生山谷。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毒。消胸上淡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视,又堕胎。
《药性论》:使,远志为之使,忌豉汁,味苦,辛,大热,有大毒。能治恶风憎寒,湿痹逆气,冷痰包心,肠腹疠痛,痃癖气块,益阳事,中风洗洗恶寒,除寒热,主胸中痰满冷气,不下食,治咳逆上气,治齿痛,破积聚寒,主强志。
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16、寒气厥逆,赤丸主之。寒性腹痛痰饮明显者。太阴病。?五、大乌头煎大乌头煎治寒疝,绕脐痛而沉紧弦;手足厥逆冷汗出,乌头五枚蜜二煎。金匮要略方大乌头煎1味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17、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一云沉紧,一云弦)者,大乌头煎主之。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太阴病。?六、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脉紧弦,胁下偏痛发热见;大黄三两附三枚,细辛二两温下寒。金匮要略方大黄附子汤3味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1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疼痛者。太阴病。说明:每个方证最后是文字较多,请自己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经方传真》一书。?如果你有缘,看到本文方证,方歌,首先要熟悉伤寒论条文,并请学习胡希恕先生的《中医辩证论治概论》《伤寒论讲座》《金匮要略讲座》音频和书籍,并仔细阅读胡希恕《经方传真》《病位类方解》《经方精义》等书,才能更好的理解方证,记忆方歌,应用方证。希望在中医学习道路上对你有所帮助,做一代经方传人!??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方歌自己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文章、图片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别忘了,戳一下“在看”哦~隋红磊乐学中医,乐学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