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云南省ldquo十四五rdquo
TUhjnbcbe - 2021/12/17 14:55:00

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

“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

(~年)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二)机遇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三、实施“一二三”行动

(一)推进“一县一业”

(二)做强现代种业

(三)拓展电商业态

(四)提升设施化水平

(五)提升有机化水平

(六)提升数字化水平

四、重大工程

(一)新型主体培育工程

(二)地理标志体系工程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四)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五)冷链物流支撑工程

(六)交易中心建设工程

(七)科技创新体系工程

(八)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工程

(九)产业发展示范工程

五、环境影响分析

(一)有利环境影响分析

(二)不良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影响防控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

(二)完善政策保障

(三)创新投入机制

(四)强化宣传推介

前 言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期间,要求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决策部署。全省上下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总体思路,落细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个方面系列举措,“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驶入高速发展车道、绿色有机成为云南农业鲜明底色、品牌建设成为提质增效主抓手、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军、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广受市场追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云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强调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丰富全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更大贡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十四五”期间,云南将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推进“一县一业”,聚焦种业、电商“两端”,深化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全面提升云南农业影响力和“云系”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农业。

为明确“十四五”期间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措施,突出时代性、专业性、操作性,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年,以年数据为规划基期,其中,所引用的数据为国家统计数据、行业部门统计或典型调查数据。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1.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年,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产业综合产值达亿元,年以来,年均增幅达16%。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10个重点产业农业产值.3亿元,比年增长59.6%,年均增幅为9.8%。

粮食产业,粮食播种面积.5万亩、粮食总产量.9万吨、粮食平均单产.3公斤/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2位、14位,粮食产量、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茶叶产业,综合产值.4亿元,茶叶面积万亩,总产量46.6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茶叶精深加工量35.7万吨,占总产量的70%以上。茶叶企业税收7亿元、全国第一,“10大名茶”企业缴纳税收占总额的60%以上。全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81.75万亩、有机产品认证数量个,面积和产品认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花卉产业,综合产值.2亿元,花卉种植面积.2万亩,鲜切花产量.6亿支,鲜切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鲜切花中,玫瑰占全国的70%,康乃馨占全国的90%。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83亿支、交易额74.9亿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中心。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余个、引进推广新品种余个,均居全国第一。

蔬菜产业,综合产值亿元,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1万吨,“天然温室”和“天然凉棚”优势充分发挥,云菜近70%商品外销,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全国第二、西部省区第一。

水果产业,综合产值亿元,水果在园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以蓝莓、草莓、树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类,以沃柑为代表的柑橘类,以昭通苹果为代表的温带水果,成为全国中高端果品的代表。卓莓、科思达等世界水果巨头纷纷落地云南,云南成为世界水果行业公认的“果业天堂”,水果是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第一大品类,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坚果产业,综合产值.6亿元,核桃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6万吨;澳州坚果种植面积达万亩、产量7.5万吨。核桃为全省种植面积第一大经济作物,居全球首位;澳洲坚果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4%,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0%。

咖啡产业,综合产值.4亿元,咖啡种植面积万亩、产量13.1万吨,均占全国的95%以上。精品咖啡种植、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拓展、品牌打造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

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草果、云茯苓、砂仁、石斛、白及、美洲大蠊10个品种占全国市场供给量50%以上。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万亩。草果、八角、砂仁、生姜、三七、红豆杉、龙胆、红花、重楼、木香、薏仁、续断、银杏、黄柏、黄精15个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肉牛产业,综合产值亿元,肉牛存栏.4万头、出栏.9万头、肉产量41万吨,肉牛存栏、出栏和肉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4位、第6位。

生猪产业,综合产值亿元,生猪存栏.4万头、出栏.2万头,均居全国第4位,肉产量.3万吨,净调出生猪万头,已成为全国生猪产业大省。

2.绿色有机引领高端发展。率先在茶产业上对绿色有机茶园和产品认证实施奖补,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认证机构落户云南,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三品一标”累计有效获证主体家、产品个,其中,有机产品累计有效获证主体家、产品个,较年分别增%、%。年,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全国排名第3位,比年末前进5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全国排名第7位,比年末前进4位。

3.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大力强化精准招商,集中资源扶持优质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持续壮大。年,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家,较年增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9家,较年增13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较年增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家,较年增39家。

4.品牌建设扎实稳步推进。斗南花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风向标,“普洱茶”成为全国“最具品牌资源力”品牌。通过连续3年组织“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强化宣传推介和市场推广,培育了一批向全国进军的品牌集群。相继组建“10大名茶”品牌企业联盟、核桃水洗果联盟、云南辣椒产业联盟,探索品牌集群发展之路。

5.市场拓展能力不断增强。云南康乃馨、咖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普洱茶、中药材、坚果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水果、肉牛、生猪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年,云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7亿元,同比增长38.34%。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下降的情况下,云南农产品出口额达.7亿元,同比逆势增长8.9%。“十三五”期间,云南农产品出口额持续保持西部省区第一,充分彰显云南农业发展成效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6.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制定鼓励投资、绿色发展、加工提升、冷链物流、金融支持等系列扶持政策,形成了投资“绿色食品牌”的强大吸引力。开发“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服务平台,搭建政企互动的“连心桥”,平台已入驻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户,落地项目个,涉及协议总投资亿元,实际落地金额亿元。创新推出“一部手机云企贷”,在探索解决“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二)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

健康消费趋势带来绿色云品全新机遇。新冠疫情冲击之下,消费者对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省ldquo十四五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