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国高血压主题日的由来历年主题及中国现
TUhjnbcbe - 2021/12/19 13:58:00
弘扬藏医药造福全人类年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8岁以上居民中有超过/4的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控制率仅为6.9%。高血压能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被称为“无声杀手”。高血压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达三亿,每年新增万以上。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工作的重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卫生部决定自年起,将每年的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中文名:全国高血压日外文名:NationalhypertensionDay开始时间:年每年时间:0月8日设立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题日由来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病。它涉及到的面很广,危害严重,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医学问题,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最主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建立了世界高血压联盟这一组织,这一组织是由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小组组成的,在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是由各个国家的流行病学、临床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世界高血压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与宣传,教育全民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宣传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等等。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这天定为了世界高血压日。我们国家在年5月2号也正式成为世界高血压联盟的盟员,也成立了相应中国高血压联盟。历年主题年0月8日全国第一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了解您的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二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年0月8日全国第三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普及高血压知识,减少高血压危害”。年0月8日全国第四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2年0月8日全国第五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战胜高血压从社区做起!”。3年0月8日全国第六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4年0月8日全国第七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5年0月8日全国第八个高血压日的主题:“血压与卒中”。6年0月8日全国第九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控制高血压,降压要达标”。7年0月8日全国第十个高血压日的主题:“健康膳食、健康血压”。8年0月8日全国第十一个高血压日的主题:“家庭自测血压”。9年0月8日全国第十二个高血压日的主题:“盐与高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十三个高血压日的主题:“健康体重,健康血压”。20年0月8日全国第十四个高血压日的主题:“知晓您的血压和控制目标”。年0月8日全国第十五个高血压日的主题:“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十六个高血压日的主题:“健康心跳,健康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十七个高血压日的主题:“知晓您的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十八个高血压日的主题:“知晓您的血压—血压测量进社区”。年0月8日全国第十九个高血压日的主题:“知晓您的血压”。[]年0月8日全国第二十二个高血压日的主题:“8岁以上知晓血压”。0年0月8日全国第二十三个高血压日的主题:“8岁以上知晓血压”。[2]年0月8日全国第二十四个高血压日的主题:“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4]我国现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是最主要的居民死亡原因,每年与之相关的死亡人数高达万。在我国,随着疾病谱转变,心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不断上升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是引起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攀升的根源,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但同时,高血压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有效预防与遏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6亿。与99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患病人数增加约多万人。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00万,存活的患者约万~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
  血压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有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通常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射入动脉血管中,这时产生的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当心脏进入舒张状态时,动脉血管中血压逐渐下降至一定限度,称之为舒张压,也就是俗称的“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血压是用血压计在肱动脉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测量结果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2.正常血压值是多少?正常成人的血压值是:收缩压<40mmHg舒张压<90mmHg如果血压<90/60mmHg,称为低血压。正常脉压约为30~40mmHg。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和老年主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为脉压减小,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3.什么是高血压?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因此不能轻率地依据一次测量血压的结果判定其正常与否,应该根据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结果来判断。4.如何测量血压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动态血压。诊所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在评价血压水平和指导降压治疗上已经成为诊所血压的重要补充。动态血压是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家庭自测血压:正常上限参考值是35/85mmHg。家庭自测血压低于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35/85mmHg相当于诊所血压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应注意:()选择经过专业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2)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喝茶、饮酒、喝咖啡等。(3)测量时采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肢、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同一水平。(4)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5)每周测2~3天。(6)如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以随时测量。(7)可以自备一个记录本,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进行记录。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成人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30~39/85~89mmHg)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5.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血压高值(收缩压30~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2)超重(BMI:24~27.9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2)。(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00ml(2两)。(5)年龄≥55岁。(6)长期高钠盐饮食。6.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7.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称之为症状性高血压。当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得到治愈或控制后,血压随之可恢复正常。可见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颅内压增高等。8.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它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紧张刺激和不良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血压,紧张、激动、焦虑、愤怒、惊恐等都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常有高血压患者因为看一场足球赛,引起血压升高、脑出血而发生死亡的消息,就是心理因素与血压关系的典型事例。所以说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因为其发病与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9.吸烟与高血压调查与研究结果证实,吸烟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这是烟草中所含的成瘾性物质尼古丁所引起的。每日吸30~40支香烟的长期吸烟者,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性收缩,天长日久,小动脉血管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动脉硬化。此外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降低,高血压治疗不易取得满意的效果。0.喝酒与高血压研究证实,饮酒与血压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越多,时间越长,血压就越高。研究表明,每日饮45度以上的白酒30毫升,收缩压可增高4mmHg,舒张压可增高2mmHg。如果每日饮此类白酒60毫升,收缩压可增高6mmHg,舒张压增高2~4mmHg。.肥胖与高血压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型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肥胖是饮食、遗传与运动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饮食中摄入的总热量超过了机体消耗的能量,往往导致肥胖。而饮食及运动均是可以自我调整和改变的因素。现已研究证明,某些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只要能够改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活动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就能使血压下降,并可使血压多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也反证了体重与血压的关系,提示对高血压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2.盐与高血压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人体摄入过多的钠时,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回心血量、心输出量都会相应的增加,使血压增高;钠摄入量过多时,还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3.职业与高血压不同职业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工作忙而又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体力活动较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如汽车司机、售票员、话务员、会计等患高血压者多。这是由于长期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小动脉紧张度增高,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这样就会引起血压增高,形成高血压。4.环境与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过强的环境刺激因素会使人的血压升高。如紧张、寒冷、饥饿、噪音等刺激因素,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5.糖尿病与高血压临床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而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0年出现。同时,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器官和血管损害,包括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降压比降糖更重要,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30/80mmHg以下。6.高血压的危害脑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以及血管的损害,引起并发症。()左心室肥厚:由于血压长时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心脏负荷加重,加上其他的体液因素,可导致早期发生代偿性心室肥厚。随着病情发展,心脏继续扩张,最后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2)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压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导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3)脑血管意外:长期的血压升高使脑部的小动脉硬化严重,使之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形成微型动脉瘤。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微型动脉瘤易破裂而产生脑出血。(4)肾脏损害: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肾脏小动脉痉挛、硬化、退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高血压晚期多伴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5)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使视网膜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可导致视网膜功能减退。7.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头晕: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和生活。(2)头痛:大多是持续性钝痛、搏动性胀痛、有炸裂样的感觉。头痛常发生在早晨睡醒时,洗脸或早餐后有所缓解,运动或精神疲惫后会加重。(3)烦躁、心悸、失眠:性情急躁,遇事敏感容易激动。心悸、失眠,入睡困难,睡不实,易惊醒。(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难记住近期的事情。(5)肢体麻木:足趾、手指麻木或皮肤如蚁走感。颈背肌肉酸痛等。如果发现肢体麻木应引起注意,要及时就医,预防中风的发生。(6)出血: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鼻出血多现,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大约有5%的人无明显症状,自己常常不知道血压升高,也不知道已产生了血管和器官的损害。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严重的情况发生。8.做哪些检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后,还应做进一步检查,目的是为了找到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判断有没有身体器官的损害、损害的程度怎样等等,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基础资料。()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有没有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乱。(2)X线或CT检查,判断有没有主动脉扩张或狭窄。(3)尿常规或肾功能检查,了解肾功能情况。(4)血糖、血脂及血钙检查,了解机体代谢情况,判断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5)查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看血管硬化程度。9.得了高血压怎么办?确诊为高血压后,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查找病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当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好转后,血压可恢复正常。(2)确定是否存在并发症,有无器官损害。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3)积极控制血压。一方面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等。(4)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20.降压目标是多少?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30/80mmHg以下。2.注意使用降压药()坚持个体化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压药物,不应盲目地追求新药、贵药。(2)长期用药: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甚至需要终生服药,因此应选用简单的服用方法,最好选用一日一次,24小时内稳定降压的药物。(3)灵活用药:从小剂量开始,在不能达到降压目标时,可以适当增加用药剂量;药物的疗效不明显,而且有副作用发生时,应改用另一类药物;大约有70%的病人为有效控制血压需要联合用药,并将可能存在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减小到最低程度。(4)坚持治疗随诊:定期随诊与监测,并按随诊结果考虑下一步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建议每个高血压患者详细记录用过的降压药及疗效、药物的副作用、停药的原因等等,以便为以后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避免走弯路。22血压好了能停药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旦服用降压药就要坚持每天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也不应该在血压升高时就服药,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就停药。用药不规律断续治疗,使血压波动对病人更不利。建议多用长效制剂,每天清晨服药一次,可以防止血压波动。23.如何改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膳食限盐(<6克),收缩压可下降2~8mmHg。(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4)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5)适量运动。(6)戒烟限酒。(7)控制体重。肥胖者体重减轻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24.全国高血压日原卫生部自年起,将每年的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高血压六大误区,第一条就骗过了千万人误区一:高血压患者必须绝对严格限制饮食一般讲,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食,但过分严格地限制饮食是不合适的。高血压患者主要限制食盐及高脂饮食,应多吃蔬菜、水果及其他低热能饮食。误区二:单凭饮食、运动也能控制血压有些人属于一级高血压(40-59/90-99/40-50毫米汞柱),通常是先做2-3个月的饮食运动调节,再来复查评估血压(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血压正常了,可以不用吃药,继续调节,但要是不正常,再调节也不能逆转,那就必须吃药了。对二级(60-79/00-09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一般都要给药,否则血管损害更严重,随时都可能出意外。误区三:目标是40/90毫米汞柱事实上各个病人的年龄、脏器功能情况有所不同,降压目标值是有所不同的,越是有并发症的人群,血压的达标值也越严格。比如,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则要求降至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血压达标值不同,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因人而宜,应听从医生建议。误区四:长期用药将形成耐药性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不适的表现,血压稳定,也担心耐药,要求换药,其实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误区五: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误区六:喝葡萄酒降压红酒中的确含有白藜芦醇,但目前有关白藜芦醇健康益处的研究发现并不能直接“归属”红酒,因为实际上普通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为.5-3.0mg/L。根据美国有关白藜芦醇膳食补充剂的建议,每天宜服用4mg白藜芦醇,如果换算成普通红酒是很难达到这个剂量的。研究表明,喝红酒没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红酒多少有一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但并非降压。所以,对于那些从来不喝酒的人来说,尤其是高血压人群,最好是不喝酒(包括红酒)。误区被识破了,那吃什么可以降血压呢?高血压等的慢性病,通常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能量过剩、体力活动较少导致的。要控制高血压等的慢性病,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记住“降压食物”就够了,更不能指望偏方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降血压还要辅助一定的降压药物。另外要限制食盐,高盐膳食简直就是高血压的“催化剂”,可直接导致高血压,一个人每天多吃克盐,可导致血压升高-2个汞柱。整体的膳食结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膳食结构,就是食物的类别和数量比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喝低脂奶,少吃精白米面,少吃肥肉,吃适量的鸡鸭鱼肉等等。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脂肪少,胆固醇低,钾、钙、镁含量高,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多,对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脏病都非常有好处。另一方面,精神压力大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所以天天有个好心情,这也是远离疾病的一个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即使血压低于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藏医中“查隆堆仓”同现代医学高血压为同一病种的范畴。"查隆"在藏医中有气血之意,是由于饮食和起居等原因,血液,肌肉,脂肪等精华不能生化而导致隆和血液的偏盛,使血液中的脂肪过量而不能形成代谢;"堆仓"在藏医中有上壅,壅塞之意,是"查隆"的一种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种。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记载:因“长期食用味咸、味苦,性轻、糙、凉及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饮用浓茶、酗酒过度和吸烟,不爱运动、悲伤、忧愁等因素致使心身过度劳累,导致依存于心脏的遍行隆(藏医把"隆"分持命隆、上行逢、遍行隆、平火隆、下泄隆五种型,分别存于大脑、胸部、心脏、胃部、会阴。)紊乱使血液趋向于浓、粘、凝聚的状态,影响循环从而饮食精华不能很好地吸收致使营养失调,精气分散,使坏血进入脉道而形成"查隆堆仓"病。在藏药中,调节血压的药物有不少,包括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十五味沉香丸、八味沉香丸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五味珊瑚丸,它是蔵医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适用于各型高血压,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病因以脏腑阴阳失调、阴阳偏胜、经络不通为主,涉及心、肝、肾、脑及经络血脉。藏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主要脉道为命脉,命脉分为黑白两类,黑脉(即血管)属血、白脉(即神经)属龙,与中医的经络、血脉一致。二十五味珊瑚丸主要由珊瑚、诃子、广木香、脑石、甘草、丁香、龙骨、红花、铁棒锤(制)、珍珠、麝香、朱砂等25味药组成,主要作用是安神镇静,活血养血,调节人体阴阳,驱散体内瘀血,使血脉畅通,再辅之以祛风除湿,消炎镇痛,驱散外邪,消除症状,达到降低血压目的。另外本品以珊瑚为主药,用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配伍诃子为辅药,用以补肝肾、益气血、养正气。所以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烦躁、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药学家帝玛·格西单增彭措研制。藏医学原理为指导,世界屋脊特殊生态环境生长的道地珍贵藏药材为组方,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互融为品质。【成
  份】:珊瑚、珍珠、青金石、珍珠母、诃子、木香、红花、丁香、沉香、朱砂、龙骨、炉甘石、脑石、磁石、芝麻、葫芦、紫菀花、獐牙菜、藏菖蒲、草乌、打箭菊、甘草、西红花、人工麝香。【性
  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苦、涩。: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夏季“高血压”易下降切勿放松警惕。

2.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高血压主题日的由来历年主题及中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