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八旬酒仙一辈子钟情一滴酒邯郸新闻网
TUhjnbcbe - 2022/12/26 20:01:00

一间斗室,桌子上摆满了酒瓶、酒杯、量杯等玻璃器皿,各种酒严格按照数量进行调配,用注射针管数着点滴加入调味酒,静静放置24个小时,观察酒味变化……

这样的工作,一般人可能感觉枯燥,但对于鸡泽县80岁的调酒师、酿酒师郑富身来说,50多年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在酒的海洋里,他沉淀了功名利禄,融化了酸甜苦辣,调和了水火风土。

阴差阳错入酒窖

郑富身出生于鸡泽县浮图店镇柏枝寺村。年,郑富身初中毕业考上了鸡泽县第一批公务员。谈起当年,郑富身十分自豪,他是全县最早的工业会计,经他手带出来的各单位会计有七八十个。

命运就在这时发生转折。那时,鸡泽县南下干部胡光志曾长期在四川五粮液酒厂担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年回到家乡,想把五粮液酿酒工艺带回鸡泽县建一个酒厂。

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最难的是语言交流。胡光志派来廖师傅传授酿酒经验,但四川方言和河北方言导致沟通出现问题,工作一时陷入窘境。郑富身懂得一些四川宜宾方言,他主动请缨。领导眼前一亮,赶紧领着郑富身和廖师傅见面。

简单交流几句之后,廖师傅双手拉住郑富身:“你这个翻译可不能走,否则我怎样完成胡厂长交代的任务呀!”以后的日子,从年到年,郑富身和廖师傅两人“绑”到了一起,廖师傅讲一遍,郑富身学会听懂后,再转告局里委派的技术员和施工队。就这样,他们走遍全县找能够做窖池的窖泥,利用食品公司粮食作为原料,甚至安排人员到五粮液酒厂弄来老窖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年的老窖泥作为一级培养,加入本地窖泥扩大培养,竹楔绑麻绳钉在窖池防止窖泥脱落,40个窖池终于做好了。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五种粮食按比例搭配,粉碎后加上蒸熟的新鲜米糠,摊开晾凉,加上小麦制成的酒曲,粉碎搅拌均匀形成酒醅,入窖池后用盖顶泥封严,充分发酵90天后上锅。他们掌握火候和温度蒸馏,蒸汽遇冷凝结,通过管道收集——鸡泽土产的五粮美酒诞生了。鸡泽县产出了五粮酒,当时消息震动了邯郸乃至全国。

精准调制酒浓香

真正接触了酒的酿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酒是以水的形态存在的火”。这是因为,在酿酒过程中,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水与火的把控:水的质量、水与酒的配比、各种原料粮的比例、温度与火候……在精密仪器普及的今天,酿出一杯美酒,还必须依靠酿酒师娴熟的技艺和对流程的精确掌控。

“当年廖师傅调酒速度很快,他快速地在酒窖里走动,用什么调味酒、用多少,他尝一下就知道。”郑富身学习了全套本事,就是在调酒水平上赶不上师傅。廖师傅说:“我12岁入行学徒,伺候了4位师傅,用了15年才学到了这些手艺。”廖师傅的话激起了郑富身学习的欲望,他如痴如醉地品酒、尝酒、调酒,不仅质量越来越稳定,而且效率也逐渐提高。

年,鸡泽县酒厂产品参加全省白酒大赛,勇夺金奖,成为“河北名酒”。捧上奖杯的同时,郑富身给回到四川的廖师傅寄去了酒样,师傅高度评价:“你已经达到了我的水平,15年努力,今朝终于出师了!”

精湛工艺,工匠精神。50年来,郑富身沉醉于酿酒工业,从粮食到美酒,从固体到气体再到液体,酸、醇、脂、醛的调和,各种工艺早已烂熟于胸。他经过多年摸索,一点点尝试、改进,琢磨出适合酒池所在地鸡泽白酒的发酵期。调味酒的储存时间很长,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越陈的基础酒越需要好的调味酒,郑富身用注射针管进行计量,1毫升调味酒滴,调制2万斤酒误差不超过0.1毫升、20滴。

“我调制的酒中,各种酸醇脂醛等有机物多达种。”郑富身介绍说,“酸多了涩、醇多了甜、脂多了腻、醛多了上头。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物质的特性,留下对人体有益的,减去对人体有害的,剩下的物质搭配均衡,才能酿出香、绵、柔的健康好酒。”

耄耋传艺惠乡梓

年,郑富身退休后被酒厂返聘。如今,他受邀到多家酒厂指导酿酒、调酒,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只为更多消费者喝到真正的好酒。每天,他走出调酒室,进车间、看仓库,工作很忙。有时,他也在竹林池塘歇脚,竹林萧萧、清水潺潺、流云悠悠。

“这五六年,除了血压有点高,需要用两种药控制,连感冒发烧都没有发生过。”郑富身乐乐呵呵地说。同郑富身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十分敬佩他的工作态度,大家都说:“这个占地亩,拥有6个烧酒、调酒、装酒车间的厂子,老先生每天要走上七八个来回,朋友圈的‘走路达人’可能都比不过他。”

“胡光志千里引酒回鸡泽为家乡做贡献,我也要用自己的技艺造福乡梓,酿出更醇更绵的健康好酒,给群众幸福感……”郑富身说。

邯报融媒体通讯员王荣安/文赵延平/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旬酒仙一辈子钟情一滴酒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