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别人的婚礼,大多数人是为了还人情,或者给新郎和新娘送祝福去了。
而新婚小两口也都是邀请一些至亲至友,要么是看着新人长大的长辈,要不是新人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
关系最亲密的那些宾客,被感动到流泪的也不是少数。可真的有一批人,就是为了占便宜而去的,为了把礼金吃回来!
发小结婚,他一个亲戚带了一大帮人,我们那惯例是随。他这个亲戚随了,带了7个人,包括他一个表姐夫。
因为发小家条件不错,所以标准餐饮都很高,也不在乎这些,还特意给他们安排了一张桌子。
一桌8人,发小说就不安排别人了,反正是你们一家的。发小是个非常大度的人。
宴席相当的奢华,烤乳猪,螃蟹……,中华烟,酒一桌一瓶红酒,一瓶五粮液。
婚礼结束后,发小家人去不喝酒的桌上收酒。
发小的那家亲戚直接把五粮液和红酒都开了,说尝尝。结果,他从头到尾一口没喝,就等着结束带走。
发小说,他那个亲戚家没有一个喝酒的。
我们做游戏,发玩具,活跃气氛,一群大妈直接上来抢,给孙子们玩,这还不算完。最后结束,这群大妈把所有桌上没人拿的喜糖,香烟,螃蟹,白酒打包了一堆。
走的时候被发小看到了,问了双方家长都没人认识。上去一问,是一个超远房亲戚,来的时候,把一块跳广场舞的玩伴都给带来了。
发小当场就夺下一瓶五粮液摔了,让她们滚。发小急眼了:有些垃圾亲戚没必要给面子。素质是留给有素质的人的,不是留给不懂事的人留的!
老太太不抽烟,拿烟干啥,不是霍霍人吗!
作者有话要说
宴席上,真的有这种人。我见过,来喝喜酒包二百元红包,来十二个人的。关键包红包的家境,还比摆酒的主人家好不止三个档次。
最后是来喝喜酒的十二个来宾当中的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另外包了一千块红包偷偷给新娘,还说了一句,千万别说出去。
而领头的,我感觉是来占便宜的。
以前我一个同事结婚,赶上总部来考核。
顶头上司先是不停打电话给婚宴上的新郎问工作。中午,神操作来了,顶头上司带着十几个总部来考核的人,占领了两张酒席。
一顿推杯换盏下来,抽光了备用喜烟,喝光了喜酒,又在酒店点了两瓶,另外喜糖没够发。据说,那个上司连礼钱都没随。
我想起来一个更狠的。
当时我一个亲戚,新人办酒席时,因为买酒水得到了商家赠送的一床被子,酒商提来放在写人情的台子后面。被一个带着孙女,姗姗来迟,但是没耽误她吃了又打包的大妈,顺手拎走了。
一床崭新的被子,她还是坐公交车来的,我能想象到她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背影……新人说,那时她家远亲,姨姥,好多年没来往了。
宴席的不良风气
随礼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不是多就是近了,少就是远了,如果讲攀比,那就变味了。
当然,来了一大帮,随了一百块,那就是不尊重人了。你说是不是?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不自觉。
虽说,一个红包去几个人这件事儿,也没个明文规定,但是我们一般默认是,同事朋友这种关系,就自己一个人去,顶多带个孩子。
家里亲戚,人家请的话,就按一家一个红包算。结婚了就是两家,随两份礼。
带一家三代吃酒席,十来口的确实不厚道。带人多,随礼也相应增加,有的人存心就是来占便宜的。
礼尚往来,都是有不成文的规矩的!
还有,那个开五粮液不喝打包带走的,和那个带着十来个舞伴的大妈,真的不能称之为亲戚,顶多算是路人吧。
近二、三十年来,感觉亲情宴也变成了商情宴,不讲人情,讲利益。
随礼我要给吃回来。这种亲情很悲哀,虚情假意的“锦上添花”,不要也罢。
还有,我觉得,为了阻止那种爱便宜的亲戚,最好的办法就是桌子上安排好名单。
当然,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好了,不差那一顿饭,随了份子钱但是人不来的,远比不随份子来蹭饭的人多得多。
所以,占便宜的毕竟是少数。
在结婚这种大喜日子里就必须大度,忍受那些无理刁难的亲戚,否则就是小气。这一点,我不认可。
凡事有个度,亲戚也一样,要不然怎么叫亲戚呢?